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音乐教学论文: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

音乐教学论文: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

更新时间:2015-03-20 09:06:02

《音乐教学论文: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翻开苏少版的音乐教材,扉页站着表情各异的几个音乐娃娃:唱唱、听听、动动、奏奏,每个娃娃都陶醉在音乐之中。精心设计的教材告诉人们,音乐课的内容十分丰富。的确,音乐课包含了唱歌、欣赏、律动、节奏练习、音乐游戏、乐理知识、小乐器演奏等多项内容,早已不再是过去的“唱歌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唱歌”这一形式依然在音乐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在短短的课堂中使学生学会唱歌,是我们音乐教师一直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唱歌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本能。是人们很好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平日里喜欢哼哼唱唱在音乐课上却不喜欢唱歌。究其原因,部分是因为不喜欢课本中的一些歌曲,而更多的是不知道怎样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歌曲,觉得自己无法在歌曲演唱的学习中体会快乐。

去年十二月份,《中国音乐教育》出版社在甘肃召开了一个全国性的唱歌教学的研讨会。这样隆重的研讨会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第一说明人们开始重视音乐教学了,第二说明我们的唱歌教学出问题了,出什么问题呢?我们的唱歌教学应该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节课你的学生是否唱会了歌?第二个问题,你的学生是否唱好了歌?第三个问题,你的学生是否学会了唱歌?如果你仅仅回答了第一个问题,那就只是一名普通教书匠。如果你回答出了前两个问题,那你就是一名有些水平的教书匠。如果你三个问题都给出了满意的答案,那才能说明你已经是一名水平很高的音乐教师了。

我们有许多人的教学目的往往是学生有没有学会这首歌,所以经常会反复纠缠于孩子们没有唱对的地方,反复反复地模唱,纠正,再模唱。几次下来,孩子们的唱歌兴趣都被扑灭了。也许到下课之时,他们能够将歌曲较为准确地演唱下来,但是肯定没有兴致再去体会歌曲的情绪了。

也有一些爱动脑筋的同仁们,在课堂中想了许许多多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较为认真地学习和处理歌曲,最后达到唱好歌的目的。这样的课堂,也是很精彩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唱好歌,但是离开了老师的帮助,蹒跚学步的孩子就会摔倒,学生无法独立自主地学习还是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

只有达到了第三个境界,你的学生在你的日常调教中学会了“唱歌”,这里所说的唱歌是指学生自主学习唱歌,基本上能够较为主动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唱歌,你的教学水平才能说达到了一个新台阶。

我们在唱歌学习中,一般都要经过聆听、模仿、重复这样三个过程。经验告诉我们,一首歌曲要传唱起来,过去靠口口相传,后来靠影视媒体,如今借助网络,速度是愈发惊人。一首没有歌词,演唱难度极高被誉为中国“神曲”的《忐忑》,无论是旋律还是节奏,都不是普通人能很快掌握的。而现在上到老人,下至儿童,说到《忐忑》,都能摇头晃脑煞有介事地“啊咦唉哦”起来。他们不是“学”会歌曲的,而是“听”会歌曲的。如果我们把这首歌放到音乐课堂里教唱的话,人们恐怕三节课都学不会。这就告诉我们,在音乐课堂的歌曲教学中,聆听、模仿和重复是十分重要的三部曲。

现代学校的音乐教学条件一般都挺不错,钢琴、录音机、多媒体一应俱全。所以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提供给学生各种歌曲演唱的示范版本聆听。但是有些教师就怕多给学生“听”,往往急匆匆听个一两遍就开始反复抠重难点,把歌曲搞得支离破碎,令人索然无味。也有教师自身条件可能并不太好,就“充分”利用教学范唱让学生聆听、模仿,自己从来“金口难开”,时间一长,学生也会起疑问:“我们音乐老师到底会不会唱歌啊?”这两者都不是好的教学方式。

好的音乐不怕听,越是熟悉的旋律就越是勾起人们心中的记忆。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们不要怕给孩子们多“听”,听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解决重难点。当然不是纯粹地左一遍右一遍听歌曲,而是每一遍聆听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编花篮》这首歌时,我让学生聆听歌曲。第一遍我让学生观看了视频,两个小姑娘一个唱一个跳合作表演歌曲《编花篮》,这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她们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直观地欣赏这首歌曲。第二遍聆听歌曲范唱,提出要求:学生思考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具有河南民歌的特点?第三遍:边听边做,找出《编花篮》中最能体现河南民歌的地方,在导学单用彩色笔勾画出来。第四遍:边听边轻声模唱,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演唱的概念,边唱边找出认为难唱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难点。第五遍则是老师的范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的表情,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等要素。教师的示范能够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能够直接模仿。如此五遍听下来,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歌曲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再来跟着钢琴唱歌,已经较少需要老师的帮助了。

因此,在歌唱教学中,除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范唱资料,教师的范唱同样重要。学生的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歌曲的重复,花样很多,教师可以自己预设,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创造。

下面说说我是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与激情的。

一、以情带声,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音乐内在的,固有的一种情感,只有真正感受到了音乐之情,才能感动自己感动他人。教师要让自己投入感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例如:在教唱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时,我从故事导入,叙述了一个孤儿孤单流浪的故事,随着音乐声情并茂地演唱了歌曲,使学生很快沉浸在预设的氛围中。歌曲的学习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进行歌曲处理的时候,最后一个乐句“和你共同拥有一个家”长音的处理,有学生说应该渐弱,也有学生说应该渐强,争执不休时,让事实说话。全班一起来尝试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还是渐弱处理比较合适,更能表达出孩子对失去家庭关爱的布娃娃那种怜惜、伤感的情绪和希望将自己的爱奉献给布娃娃的感情。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按照自己得出的结论去处理歌曲的情感了。

小学教材中的歌曲演唱技巧上并不是十分困难,所以更应该在情感上下工夫。快乐的歌就让学生愉快地唱,跳跃的歌就让学生动着唱,悲伤的歌就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体会、被感动,而后伤感落泪。在歌曲演唱中,学生体会到了感情的重要性,就能够做到用自己的表情、声音去处理歌曲。

二、动静结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的放矢,促进歌唱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有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唱歌的教学中也经常发现不少学生第一遍唱歌还行,到第二遍、第三遍就开始做小动作了,或者和周围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唱歌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律动进行唱歌教学。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我经常能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又唱又跳,场面很是热闹,但往往半节课下来,老师气喘吁吁,学生热汗津津,真正有没有学好这首歌曲呢?答案却要打个问号。这就是因为没能处理好唱与动的关系,学生只顾跟着老师律动,把唱的要求全丢掉了。

那么,如何处理唱与动的关系呢?举个例子吧!在歌曲《八只小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喜欢大声地演唱,兴奋起来还要喊唱。我在教唱这首歌时,先要求学生用轻声高位置,按照节奏读歌词,在唱歌的时候,让学生尽量做到不喊唱。然后我让学生开始结合歌曲进行律动,体会歌曲强弱的处理。前面四个“嘎嘎嘎嘎”表现小鹅摇摇摆摆从远处向近处走来,学生用渐强的歌声和脚步声表现这一场景。“八只小鹅”音调较高,就用手臂表现小鹅伸长的脖子,“快快活活在玩耍”音调下行,就用双臂做拍翅膀状渐渐低下身体。在律动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注意唱歌声音与动作变化的一致性,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踏着节拍表演唱好歌。因为,律动不是为律动而律动,律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唱歌。

三、科学发声,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掌握演唱中的发声方法。

低年段的学生年龄小,还不能把握演唱中的气息处理,因此唱歌的方法在于用自然的声音表现歌曲。而中年段和高年段的学生年龄稍大,肺活量也大了些,可以进行一些气息把握的教学。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意,即得其求,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正确的呼吸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演唱歌曲。尤其是高音,没有气息的支撑,就会变成尖锐压抑的喊叫声。但是学过声乐的人们都知道,气息的把握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方法,成人对歌唱中的气息尚且如此难以把握,更何况是小孩子。对此我们只能用一些较为形象的比喻来让学生体会。如模仿小狗喘气,模仿困了时打哈欠,想象自己身处鲜花丛中,慢慢深呼吸闻花香等等,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撑住腰部体会呼吸的变化,掌握正确的气息运用。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味地强调演唱的技巧也会使他们不耐烦。我们也可以告诉学生像歌唱一样地说话,像说话一样地歌唱。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最自然最舒服的声音唱歌,气息的把握则用各种教学手段融入到歌曲的演唱教学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无论是课堂教学中的唱歌还是课外兴趣组活动中的合唱教学,都应该提醒孩子们注意轻声唱歌。因为只有轻声才能聆听到他人的演唱,才能做到合适地呼吸。

四、借助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演唱的激情。

现代化的学校,音乐教室都拥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可以播放图片、音频、视频,联网的教室还能直接将网络上的资料带入课堂。在这样良好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借助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演唱歌曲的热情。

比如在教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我找了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场面。孩子们对解放军叔叔的飒爽英姿啧啧称赞,肃然起敬。我再给孩子们讲解国旗的来历,孩子们对国旗的神圣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时再让他们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就有了新的情感体验,唱起歌来也就有了一定的激情。

五、能者为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舞台让给学生。

现代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希望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们的音乐课堂同样如此,切不可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些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乐学愿学,有着美妙的歌喉或者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让这些学生成为教学舞台上“闪亮之星”。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这个过程最多只有四十分钟,要做到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互动交流似乎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这时就可以调动能力较强的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有的孩子在成人面前可能比较拘束,不愿意表现自己,可是在小伙伴面前就少了一份拘谨,来自同学的帮助也能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愿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而那些担当“小老师”的学生,他们的发现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在课堂展示的环节,更应将舞台让位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表演显然能最大范围地让所有孩子都能有展示的机会,减少他们个人表演的羞怯心理。可以小组集体齐唱,也可以部分学生唱部分学生舞蹈,或者部分学生打击乐器伴奏等等,形式可多样化。

音乐教育家斯科特认为:唱歌是一种精神上的锻炼,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的人是不能唱歌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采用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让我们用美妙的音乐去激发学生唱歌的激情,叩开学生的心灵之门,点燃孩子音乐学习的火花。让他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毕业班)

    当毕业歌的音乐声在教室里回响,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里饱含着对我们的深情,当他们朗读起毕业诗,要展翅高飞的时候,回顾三年来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有欢笑、收获、期盼从现在开始,又多了一份淡淡的回忆和永远的牵挂。下面就本学期的班级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俗语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如何保持良好的常规,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地开展,这是我在开学初就思考的问题。根据班内存在的几个不足,我着重开展以下活动来促使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 1、抓好过渡环节的管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如:午餐前开展学儿歌或猜谜活动,

  • 四年级音乐《四季童趣》教学反思

    音乐课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课堂,欢声笑语,让学生在课堂上高兴的动起来是音乐教学的主题。而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应处处寻找快乐的足迹,搭建快乐的平台,让学生快乐的感受,愉悦的表达。我在《四季童趣》一课的教学中做了大量准备,努力构建一个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题。 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于捕捉与利用。 比如:创设情境,走进迪斯尼乐园1、出示有关季节的的图片T: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

  • 在歌唱中快乐成长

    五岁的女儿时常会在午睡起床或撒娇时愉快地哼唱:妈妈,咕噜咕噜呦喂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尽管有些歌词唱得含糊不清)看着她一脸稚气地唱着这些流行歌曲,我顿时觉得又可爱又可叹!此时我又想到了我那群可爱的的学生们,他们也都热衷于演唱这些流行歌曲。我想这些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周围的人唱得多,电视、网络播放得多在这么多的环境下,孩子们自然耳濡目染都学会了。于是我决定投其所好,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 如让学生聆听音乐律动进教室,我选用了花儿乐队的《喜唰唰》为背景音乐,听着熟悉而又有力的音乐,学生的兴趣一下

  • 2015年苏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萤火虫》教案

    教学内容 唱:萤火虫 动: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 律动:歌表演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准确地唱唱名,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学会《萤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2.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3.能正确地演奏打击乐器并自创节奏为乐曲伴奏;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好动,我用了带小朋友去郊游作为开头,在出发之前猜谜语,让萤火虫成为这节课的小主人。营造一种童趣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舞蹈创编、森林音乐会、综合展现。 教学重难点:

  • 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六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一、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跳起舞》二、教材内容:1、欣赏柴可夫斯基管弦乐《四小天鹅舞曲》。3、学唱、表演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教材分析: 《四小天鹅舞曲》是由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一段插曲。通过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音乐形象以及天鹅们的欢乐心情。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一段体波兰歌曲。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中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结构方整,节奏明快,适合于边表演

  • 悦纳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

    悦纳教学的策略表现在采用建构式六模块教学法,即:优化情境;自主质疑;指导合作;交流展示;适时引导;悦纳提升。结合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联系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 悦纳教学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自由愉悦地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去吸纳,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作家秦文君说:学习应是带领人走向丰富、体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丽灿烂的进程。课堂体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学生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后

  • 以学为中心,使学生主体性在音乐课堂中得到良好体现

    寒假中有幸拜读了佐藤学的另一本著作《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其中有很多的理念和想法让我很有感触,同时,也颠覆了我之前对于某些观点的认识。 第一章第五个主题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中提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受到了欢迎,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自我教育力一词,很多教师也出现了消极的状态,而实际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较之集体划一的教学来讲,恰恰需要教师更积极地与每个学生更复杂的互动,在划一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让全体学生集中听讲,一起思考问题,维持教室良好的秩序,把活动控制在一

  • 图形谱教学在培智音乐小学课堂的随想

    近年来,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等字眼频繁的出现在教育理论与各大实践研究中,并且成为了当下教育研究中最最热门的一个问题,各地学校也是相继推行,不论主课还是副科都在推行。那么不得不想说,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如何推行?笔者认为普通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美感能力,是渗透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我想这一目的同样也适用于特殊学校的学生们。虽然他们

  • 解决音乐教学中的识谱困难的问题

    潘刚,识谱教学难,这几乎是所有音乐教师的共识。识谱学习枯燥无味,这几乎又是所有学生识谱学习的感受。到底识谱教学难在哪儿?如何使识谱学习富有趣味?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在初中一年级的识谱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实验的第一年。 实验的对象为农村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识谱基础。 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我就构思出一年的识谱教学步骤。首先,向学生宣传识谱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识读乐谱的正确认识。而后在每节音乐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