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0-10-20 12:36:3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古诗大意。

3、能够体会作者与朋友之间在送别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体会作者与朋友之间在送别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自学古诗,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利。

1、借助注音、注释把自读古诗。

2、指名读诗句,检查自学情况。

3、变换形式读诗句,熟读成诵。(去掉拼音读、改变排版方式读、加上单斜线读、加双斜线读、填空读……)

(二)看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1、播放画面,猜诗句。(请同学们猜一猜,看到图片你想起了古诗中的哪一句?)

2、有感情地读一读。(回忆古诗中的美景,一边想象一边有感情地读读。)

(三)理解古诗大意

1、借助填空,理解古诗大意。(和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一下,对诗意进行填空。)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回忆分别时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找诗歌中的关键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你能从这首古诗中体会到什么?

②古诗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引出关键字“孤”:长江上的行船众多,但李白的眼里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说明李白当时心里装的都是孟浩然。这里表现出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引出关键字“尽”:李白站在岸边久久凝望,直到孤帆消失。说明李白送行的时间很久。这里表现出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配乐,有感情地再次读读这首诗。)

(五)拓展

1、朗读《送别》(老师即将与同学们分别了,也增诗一首,跟同学们一块读读。)

2、吟唱《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按照这个教案上这首古诗课,学生在背诵古诗环节兴趣较为浓厚,能很快地将古诗背诵下来。但是,在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环节上,学生表现出较为吃力的状态,课堂教学进程推进较为困难。

如上状况,我总结的原因如下:

1、背诵这一教学环节采用了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游戏具有娱乐性与挑战性,符合了小学生的身心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的前10分钟内很快就把古诗背诵下来了。

2、在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情感环节学生表现出较为吃力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课堂教学环节、层次之间的跨越性较大,铺垫做得不够扎实;另一方面,是教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对接。

    改进策略:一方面,换一个以日常生活中“送别”为场景的导入,唤起学生对“送别”情感的体验;另一方面,在引导语上进行精雕细琢,艺术、智慧化处理。
相关阅读
推荐
  •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给予是快乐的》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3、研读课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内心,感受快乐的真谛。 4、拓展延伸,进一步感悟给予是快乐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抓住保罗两次想错了,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及抓住小男孩的言语行为,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从中感受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

  • 小议合作学习——《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的4、5、6自然段,介绍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课堂作业本上有一个配套练习: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1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3 把蝙蝠的嘴封住 两年前的教法: 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填写;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完成练习;最后交流。 先讨论再填写,给相对后进的学生一次学习

  • 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案例

    课前播放歌曲《冰糖葫芦》。同时反复播放冰糖葫芦图片。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孩子们,欣赏了一组冰糖葫芦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我真想吃;糖葫芦晶莹剔透,非常好看;以前我也吃过,可后来大人不让买,说是不卫生)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冰糖葫芦有关,题目叫《万年牢》。(学生说师板书) 二、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自己放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可不要马虎,如果有困难的,请举手示意,我愿意过来和你一起读。(给足够的时

  • 《动物的互惠互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动物的互惠互助》是一篇说明文,为了说明动物的互惠互助这一有趣现象,作者例举了三组动物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趣事加以证明,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以读代讲,精讲一例,授之以法,由扶到放,通过读想、问查说、演的方法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借助网络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悟自得的主体建构活动。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三则故事结构相同,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首先让学生细细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接着,让学生围绕他们是怎样合作的

  • 四年级上册苏教版《李时珍夜宿古寺》评课稿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文中讲述了李时珍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啃干粮、喝泉水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经过,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听了程静川老师和曹丽萍老师的同课异构,我觉得两位老师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不同,但从上课的过程看,各自的核心目标都能很好地落实到位,教学过程和板块清晰,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由浅入深地认识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品质 两位老师能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整

  • 苏教版语文上册《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

    《诚实与信任》一文叙述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姓名、电话,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圆满解决,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难读的长句,学生容易读通都顺,新课标中要求中年段的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确定为读中感悟我的诚实。 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后,全班交流不懂的词,扫除词语理解障碍,基于学生的预习基础,然后依次出示四行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再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脉络,概括

  •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层次清楚地给我们介绍了颐和园的一些景点,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一、整合课程资源,再现文本情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在教学前运用多媒体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文本内容,特别播放了长廊和

  • 《秋天》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首赞美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徜徉在秋景之中,让学生去寻找心中最美的东西,真正引领孩子们走近大自然,真真切切的陶冶情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秋景图欣赏,先行一步走近秋天,然后课堂上我再运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走进秋天,这样效果比较好。 除了看这么美的画面,我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在学习中首先让学生用心灵诵读,感悟,品读,采取了各自放开声音读、展示朗读、听录音、跟录音读、指导朗读、尝试背诵等方式。然后用心灵倾听:默读文本,对句

  • 统编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学习粗知课文大意,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后练习有这样的学习训练需编制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