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更新时间:2015-12-15 19:34:1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过程:一、概括全文,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麋鹿》,齐读课题。2.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麋鹿,分别是(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二、图文对照,明晰外形特点

1.过渡:麋鹿的外形特点,课文第三段主要抓住了这几个部位来写,分别是(齐读)课前我们已经了解过了,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2. (出示图片)指名介绍麋鹿

同学们,现在你们来到了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现在请我们的导游为你们介绍一下我们这里的麋鹿。谁愿意来试试?

三、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一)感受传奇经历

过渡:其实,这位导游介绍得还不够全面。因为我们这里的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呢。

出示: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读)

1.麋鹿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同学们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并完成了导学单上的表格,我们将在组内进行交流。

出示小组交流要求:

1. 根据课文5-6小节内容,在组内交流导学单上的表格,关注概括的语言是否准确、精练,进行补充和修改。

2. 组内选派一名代表,准备上台交流。

2.小组代表上台交流(实物投影),评价。

5、6两个自然段, 作者只用了248个字来记叙。248个字,记叙3000多年间麋鹿的经历,还能让我们对麋鹿的经历了解得清清楚楚,作者是怎么做到的? 

浏览5-6自然段,思考。

1.感受“明了”:如果把文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全都换成“后来”,你觉得怎么样?

2.感受“简练”:这些时间点,是怎样的一些时间点?作者为什么不抓其他的时间点?

师:作者正是抓住这些麋鹿经历发生转折的重要时间点,来叙述麋鹿的发展变化,令它3000年的经历读起来既简练又明了,这种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3.老师将麋鹿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做成了一张示意图(出示),从麋鹿数量的曲折变化和海外漂泊的经历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麋鹿经历的传奇。

(二)感受言中之“情”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一般这种文章重在介绍一些知识,可是等我再多读上几遍时,却还发现了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情感呢。不信你们看。

1.出示例句1:

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

句中的“盗”可以换成“运”或“送”,而作者用了“盗”这个字眼,你能感受到这里作者的态度吗?表达了什么样的言中之情?

2. 类似这样的字眼文中还有很多,在5-7小节的叙述中,作者的语言可谓处处含“情”,仔细找找并试着体会吧!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品读5-7小节,圈画那些能揣摩出作者情感的字词,作批注。

2.小组内交流、补充。

3.在组长的带领下分配任务,准备上台交流。

    3.出示片段,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交流。欢迎其他小组补充。(早在:骄傲自豪;竟然:意外、好奇;盗:鄙视、憎恨;惨遭厄运、杀戮:痛苦、愤恨;流落:同情,悲悯;已:庆幸、高兴;漂泊不定、颠沛流离:感慨、同情;回归、茁壮:欣慰、高兴;)

4.师:读麋鹿的传奇经历这段文字,我们的心情跟作者一样,有喜有悲,有愤慨有欣慰。看来,说明文的语言还可以在朴实中饱含深情。(板书:有情)

四、学习“描述法”的开头方式

1.好在,经过一路的颠簸,麋鹿终于回家了,课文最后这样说(出示,读):“……39头选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茁壮成长。”

这个结尾与开头的这段文字遥相呼应(出示,读):“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师:这样的一个开头,既引出了麋鹿这个说明的对象,又能跟结尾相呼应,其实已经相当完整了。但是课文中在这个开头的前面还有这样一段文字(出示):“天色微明……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一幕。”

指名读。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

思考:既然开头已经很完整了,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这样的一幕?

学生发表看法,谈感受。

    师小结:我们都知道,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科学严谨,但有时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说明文语言也会讲究生动形象。像这样的开头方法叫做“描述法”:在说明文的开头,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说明对象及其相关事物进行描述,使之更有趣味,令读者如见其物,如临其境,从而产生想读下去的心理。原来,说明文的语言不仅可以有“情”,还可以这样有趣味。(板书:有趣)

    2. 下面是我们在三年级学过的课文《恐龙》的开头。请你模仿这篇《麋鹿》课文的开头,也给《恐龙》这篇说明文加上一段描述性的画面。使课文的开头引人入胜,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阅读兴趣?(出示)

 大约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那时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交流所写开头,评价修改。(实物投影)

五、总结板书,整理收获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麋鹿》这样一篇说明文,一方面了解了关于麋鹿的各种知识,另一方面体会了说明文语言的有情、有趣。

板书设计:

                          17 麋鹿(说明文)

                              

                         外形奇特

有情

                         生活习性
 传奇经历   有趣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3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期课外阅读试题

    A2013.响水县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课外阅读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教海伦说话的老师是 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 ,被误认为是抄袭之作。 3.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 ,新学校用 当教室。《窗边的小豆豆》 4.太平洋有一个岛屿,形状像侧躺的海豚,卡拉娜在岛屿上孤零零地生活了 年。《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孤岛上生存了___ ___年。 5.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有一个爱情故事为大家熟知,其女主角是朱丽叶,男主角 是 。中国戏曲中也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男主角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一曲荡气回肠的《黄土高坡》声中,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黄土高原,学习第14课(读题安塞腰鼓)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赞叹安塞腰鼓的话?

  •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这节《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板块:一、导读第2自然段,学习总-分写法;二、依托课文第3、4自然段,在框架图的帮助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其中穿插词语用意的指导;三、依托课文第5、6、7自然段,尝试独立阅读。其中穿插说明方法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从学生本位出发,由扶到放,逐层递进,最终向着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语文的方向走去。语言点的训练和说明方法的指导旨在强调语言有时需要细细地嚼,目的不仅是为了品味,也是为了表达。课后对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思考,领悟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

  • 课内仿写针对性强,有效提高对文本主题和主线的理解

    我在优化设计语文作业方面,我进行了很多次开放性、拓展性作业设计和实践。在这些作业中有仿写类作业、读后感、拓展类作业。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体验。 其中我对仿写类作业感受颇深。我想仿写类作业可以分为课内仿写,课外仿写,联系生活的仿写。 一、课内仿写针对性强,有效提高对文本主题和主线的理解。 1、联系不同的课文文体特点设计个性化仿写。当学到《鞋匠的儿子》,我就指导学生仔细分析前两课《钱学森》、《詹天佑》当中的科学家卡片、工程师卡片,编写政治家卡片。大部分学生不仅对人物生卒年月,成长经历写

  • 六年级研学方案:茶与饮料

    一、主题名称:茶与饮料 二、适用年级:六年级 三、主题背景: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来临,咖啡、可可、雪碧、可口可乐等洋饮料不断冲击中国市场,中国人对茶叶的爱好逐年下降。尤其在年轻一代中,有从来未碰过茶,以饮料作为水来喝。 但是饮料的坏处有很多,专家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喝饮料,尽量要少喝。要让孩子多喝茶或者是白开水:每天,多喝些温凉白开水 温白开水,特别是煮沸后自然冷却的白开水,喝了后能迅速为人体补充水分,降低身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澄迈县瑞溪中心学校 廖秀进,授课班级:六4班 授课类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掌握多音字转的读音及 诞、锲等字的写法。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本语言及标点符号生动,准确的特色。 3、组织学生了解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 4、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增强自己发现真理的信 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1、能从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以学过的古诗为例,梳理小学阶段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一是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二是带着想象去读有画面感的诗句,体会诗歌的美;三是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给出一段话,要求学生能抓住关键句,把握这段话的主要观点,这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练习和巩固;二是生活中的语文运用,要求能够依据实际需要,准确提取公交站

  • 阅读课《月光曲》听课记录

    一、导入 1.介绍贝多芬:这个就是贝多芬,他生活道路坎坷 2.板书课题:月光曲 二、初读课文 1.关于贝多芬,有一个故事,想不想知道?*想 请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看,2.读通课文。15:0315:07 学生读课文(不自觉地齐读,一会儿后教师提醒自由读) 3.检查读词语。幽静 蜡烛 陌生 恬静 记录 *一生按顺序读 纠正:微波粼粼(波光粼粼) 教师抽读个别词语 再次检查读个别词语 4.指导书写:粼 部首是什么? 它的捺变成了点 教师示范写粼,边写边

  • 听老师上六年级习作三(我的理想)

    课前热身:真精神,非常自信。好了没有? 上 课: 一、导入 1.导语:有人说,理想是指路明灯 2.教师朗读现代诗《理想》有了理想,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更加灿烂 3.揭示课题:我的理想 齐读 二、看图,拓宽思维 1.出示《灯光》插图 郝副营长有什么理想? *让孩子能在灯光地下读书 他怎样实现理想?*点燃了那本书牺牲了。 我们不能不说这样的理想是崇高的有理想就有希望。 2.出示三毛图片 认识她吗?*三毛 简介 出示三毛作品 这样的作家,小时候的理想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