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听课反思:观摩《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所引发的思考

听课反思:观摩《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所引发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9-01-04 13:58:39

《听课反思:观摩《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所引发的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根基,但许多老教师说计算课是真的难上,别想有什么花样。我在想,这里所谓的“花样”是指什么?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还是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我在想,能否借助空间图形和直观演示来增加计算教学的有趣性?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是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刘清洁老师声音甜美,课堂调控能力比较强,能牢牢把住控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流程的安排上也别有风采,尤其是注重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体会,通过精心安排的操作活动,以及对逐渐变化的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过程的描述交流,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本节课含义的理解。

课后,结合刘春华主任的讲解,我将自己的想法稍作整理。

一、创设直观情景,助力事理形成

在评课之初,刘主任就明确提出:本节课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紧密结合,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能不断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且应用题的解决必定要经历四个过程:情理——事理——算理——算法。刘清洁老师通过复习旧知“9的分与合”来唤醒学生已有经验,紧接着出示例9主题图,创设学生跳高的具体情境引入新课,层层推进,扎实平稳。我设想:如果直接将9位小朋友放在一起,然后动图演示1名小朋友去跳高,会不会更加直观?也更有利于学生对于“9减几”新知的接受?

二、教师问题引领,明辨算理形成

一节好课是需要教师具有“主问题”意识的,问题提的清晰明了学生的思维才会顺势生发。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整体知识框架分解成问题串,以问题推动思维的发展。

三、动作图示表征,激活学生思维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解答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该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结构完整的实际问题,相对于此前的看图列式,不仅收集和理解信息的难度会有所增加,而且需要学生在不同计算方法之间进行选择,这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显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攻克此难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我想:借助动作图示来表征。“试一试”是一个较为开放的问题,在学生动手将9朵花片摆成一排后,借助“神奇”工具——一段毛线,就可以快速清晰地表征出所分结果,帮助学生快速地从图示中抽取数学信息,形成“一图四式”的练习。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期中评估)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评估试卷 分数 一 、填空(20分) 1、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2、八十五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和68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比59多1的数是( ),比75少1的数是( )。 5、七十写作:( ) 58读作:( ) 6、32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7、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8、3元=( )角 50角=( )元 23角=( )元( )角 1元7角=( )元 ( )角 二、计算。(竖式计算)( 24分) 32+24= 15+6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总复习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空。 (1) 85读作( ); 六十七写作( )。 (2) 10个一是( ); 4个十是( ); 10个十是( ) (3)70里有( )个十; 70里有( )个一。 (4) 5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5)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9,这个数是( )。 (6)在 里填上><或=。 25+9 35 92+8 100 64-4 68 28+4 24 34 -10 15 42 -9 34 46 -8 39 54+6 70 (7) 买一个足球需要90元,

  • 公开课--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形状的物品,

  • 《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了上好本节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我将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喜欢运动会吗?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项目?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因为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所以,我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计算(1)需要些多少个号码?

  • 充分发挥习题价值,真正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练习课定位于巩固知识,试图通过大量的操练,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以求达到教学的目标。而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我们逐渐明白练习课的功能应该是丰富、多元和整合的。而教材提供给学生练习的材料也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该怎样用足用好每道习题,真正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呢?下面以一年级下册《练习一》中的教学片段为例谈点想法。 【教学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电影吗?去电影院看电影要对号入座,我们现在就去看一看吧。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学生仔细看几秒后) 师:

  • 一年级《练习与测试》反思:我心中的幸福课堂

    我心中的幸福课堂莫过于是在上课时看到班里的小朋友真心地想学,真心地要学,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当我们给他们机会时,他们就会有无穷的能量。 一年级《练习与测试》上有这样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是放在练习中的思考题位置,在题目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一包薯片和一包巧克力一共50元,一包巧克力和一包饼干一共54元。问题是:一包饼干比一包薯片贵多少元?当读完题目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地列出算式54-50=4(元),这是很让人高兴的,但是当你问到:为什么这样算出的得数就是一包

  • 减法的含义——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反思

    解决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数学方面的一个难点,近阶段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之相关的就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些情况,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树上原来有12只猴,下来了3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学生能根据题目的描述,理解题目表达的意思,特别是有一些较为关键的词语下来还剩,更便于学生理解:从树上12只猴这样一个总数中,下来了3只,树上的只数就减少了

  •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反思

    一、活动导入,教师左手拿3个铅笔,右手拿2个铅笔,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拿铅笔的 教师将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在一起 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提问:我们把几个和几个合起来了? 小结并揭示课题:3个和2个合起来是5个,这个问题可以用加法来算。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加法。(板书课题) 二、认识加法 1.创设情境 谈话:一(8)班的小朋友不但热爱学习,而且热爱劳动,瞧!公园里来了一群爱劳动的小朋友。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提出要求: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朋友在学校第一次接触加法,加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基础的基础,所以上好这一节课,对以后的数学计算的学习至关重要。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也经历过用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并不深刻,只是对加法有些印象还处于懵懂状态,正真让小朋友们了解加法接触加法并用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第一次。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小朋友们自己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含义,为什么用加法,怎样用加法算,掌握得数 5以内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