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教中心背景下多元化的校本研修》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园本教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 沙一
幼教中心的成立是一个改革创举,它由各幼儿园与原来所附属的小学剥离后组成,中心下属的幼儿园按行政区的划分组成分别有二到六个。这样的重新组合进一步优化了幼教资源,理顺了幼儿园管理体制,也推进了城乡幼教事业的均衡发展。新区幼教中心下属两个幼儿园,娄江幼儿园地处新区,是一所新建立的幼儿园,青年教师比较多,约占教师总人数40%。香花幼儿园地处乡镇,骨干教师少,老教师比较多,约占教师总人数70%。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好学好创新,有着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但缺少实践经验。老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教育理念有待更新,教学技能也需进一步提高。面对两个幼儿园各不相同的师资结构,要实现新区幼教中心“先规范 后提升”的发展目标,建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统一的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促进两个幼儿园各个层面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下属两个幼儿园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在新区幼教中心成立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整合原有优势,以教师发展为本,在营造氛围、管理落实、组织形式、内容选择等方面统筹规划,依托多元化的研修模式,为教师个体经验交流、同伴专业互助、专家理论引领搭建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中心内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营造研修氛围,增强研修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校长和教师对校本研修的正确认识、对教育理想和教育科学规律的追求和不懈的研究。因此,学校首先确立了“以校为本 以人为本”的校本研修导向机制和校园研修文化。让教师明确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方向,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研修活动中去,引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其次,我们分别以中心和各幼儿园为单位,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并要求每位教师以此来制定自己的个人三年发展计划,让学校的发展理念内化为教师的具体行为,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落实。同时还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发展规划回头看”活动,对自己的阶段成长历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并按需作进一步的调整,提高个人发展目标的达成度。针对青年教师、新教师占比大的现状,学校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成立了“小荷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各类研修活动,在青年教师中间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整合两园的优势力量加以帮带指导,鼓励青年教师早出成绩、出好成绩。第三是坚持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同步的理念,开展以培养良好师德为主题的教育研修活动。加大教师师德的培训力度,举行有关师德方面的演讲、讲座学习和“夸夸我的同事”沙龙活动,促进教师高尚师德的形成。第四是建立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团队的理念。给每位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全体教师参与培训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心。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实现“为了学校发展”的目的。
二、建立研修制度,确保研修质量。
建章立制是学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前提,是依法治校的基础,也是确保研修质量的主要保障,对新学校尤为重要。首先是建立校本研修机构,形成科学的研修指导制度。学校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中心主任任组长,校本研修的第一负责人,两位园长对下属幼儿园负责。行政领导除了和老师们一起参加各类活动外,还按月上好示范课,定点定期参加各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研修活动,和老师们一起参与课题的实践、课程的审议活动,切实提高研修活动的质量,同时也为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树立榜样。其次是建立规范的研修规章制度。两个幼儿园分别成立“娄幼师坛”和“香幼学苑”,并制定了相应的《幼儿园研修学习制度》,包括两周一次的集体阅读制度,通过集体阅读,交流分享阅读所得。和两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制度,集中学习主要以沙龙、讲座、研讨等形式开展,整合各方的研修力量,形成教、学、研一体的研修机制。制定了《青年教师研修学习制度》,以“小荷团队”为研修载体,开展以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困惑,积累实践经验的各类研修活动。制定了《新区幼教中心教师工作手册》,通过手册来规范教师的研修行为,细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组织要求,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老师们的教学行为。第三是建立科研课题引领制度。围绕立项的省、市级的课题,要求每个学年教研组、教师个人都要确立研究子课题,坚持以课题引领为深化校本研修的基本策略,形成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以科研促教研,在研究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四是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包括教师基本简历、特长、各种荣誉、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研修记录、教育教学实绩等。使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成为记录教师发展轨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建构多元模式,提高研修效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顾泠沅教授指出:“校本研修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教师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校本研修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校本研修的成果将首先聚焦在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和实现专业化发展等整体水平的提高上。”鉴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建构了多元的研修模式,力图使研修贴近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实际,提高研修效率。1)“师徒结对”模式。为了缩短新教师的适应期,抓住最佳发展期,坚持开展“拜师结对,师徒共进”活动。我们整合两个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队伍,让教龄在五年以内的教师即“小荷团队”成员与之结对,采取“一帮一”、“二帮一”的结对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班级管理和教科研师傅,制定帮教措施,以老带新、切实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定期召开师徒经验交流会,让一些做得比较突出的师徒介绍经验,以带动其他教师。这一活动大大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使她们少走许多弯路,也锻炼了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强化新型教师合作关系的同时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研修目的。2)“园际交流”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校门、引进专家、拜师学艺,是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是中心内的园际交流,两个幼儿园多次进行以课程审议、游戏组织为主题的观摩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互动式交流,使两个幼儿园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其次是中心间的校际交流,新区幼教中心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很多地方需要向实幼、艺术等一流的优质园学习。因此,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走出学校、走出太仓听课、观摩课题实践活动、参观环境布置等,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经验带进校园。3)“公开展示”模式。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见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和个人的价值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承认。学校制定的“翻版课”、“教研课”、“示范课”、“评优课”等展示模式,既为老师们亮相搭台,满足教师施展自己才华的愿望,让教师在展示自己的教学实践成果的过程中强化自我发展的专业意识。也以磨课、观课、评课的形式,通过相互观摩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研讨,鼓励教师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4)“自主发展”模式。根据两个幼儿园中师资结构,一些通式的研修模式有利于大家的齐头并进,而“自主发展”的研修模式则更多地考虑了多层次的每个教师的成长需求。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她们首先急需的是第一轮“救火”式的培训。因此,专题式的座谈、交流可以帮助她们解决比如“如何做好配班工作”、“与家长的沟通技巧”、“班级常规管理”、“一日活动组织要点”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老教师的教学技能较差,以弹唱跳画为主的研修,对她们熟练专业技能幼很大的帮助;针对青年教师的如“教学反思思什么?”、“主题墙饰的制作”、“角色游戏的谈话指导”、“如何写评语”等主题式培训,则有助于她们在实践中向“合格教师”更进一步;而为了缩短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瓶颈期,骨干教师则需要更多高层次的专业引领,为此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评选和考核条例》,安排她们参加各级各类的高级研修活动,通过更高层次的学习更新理念,拓展视野,鼓励她们向成为更高一级学科骨干迈进。5)“网络化”模式。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优势,创建校园网、教师博客网、校园网络共享等。博客上有教师们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共享盘里有教师们外出学习的照片、资料和推荐的优秀论文。为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提供便利,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我们也对校园网和博客的建设制定了考核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按月完成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随笔和博客阅读回复。在太仓市首届读书节的学校优秀教育博客评比中,新区幼教中心荣获“十佳学校博客”称号。
四、选择多元内容,促进特色发展。
教育学者严先元说:“校本研修是立足于学校,解决学校教育实践问题,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的教师自我教育形式。”也就是说,校本研修其实是一种“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培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研修的起点,而研修的归宿,是问题的最终解决。可见,校本研修活动内容选择的多元化,是提高研修质量的重要条件。1)立足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中各种细节问题是教研活动永久的主题。为了帮助教师们明确幼儿游戏观察的目的与方向,我们请教研员王明珠老师进行了“幼儿行为观察”的讲座;评优活动后的“评优课反思”交流,让教师们在相互的听评课中提升对有效课堂的认识;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能力比较弱的情况,我们组织了“如何撰写和分析教育案例”研讨,帮助青年教师明确教学活动设计中的目标制定、环节设计、策略运用等要素。2)立足课题建设。课题研究从立项到结题始终都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学习反思得过程。当老师们为幼儿剪纸活动的教学设计缺少内容而苦恼的时候,我们安排了新区二小罗老师的“美术剪纸作品赏析”讲座,当老师们为撰写论文而烦恼的时候,我们安排了资深教研专家施老师的“如何撰写论文”讲座,当老师们对如何把握体育课中幼儿活动的密度与强度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安排了“如何上好体育课”讲座,这些“及时雨”般的学习,给老师们指点迷津,在教师开展课题实践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3)立足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时各项研修活动得以贯彻落实的有效保证,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研修活动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能得到深化。在阅读了《教师感动中国》后,读后感的交流使我们增加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佳绩的信心;“夸夸我的同事”沙龙活动,让我们发现身边同事的很多优秀品质,在相互学习、相互鞭策中把工作做得更好;“优秀教师”讲座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优秀教师工作案例,使我们明确了做一个让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好老师的方向。4)立足突出问题。为了让研修活动更加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我们会利用专题调研、随堂课、日常交流等机会,归纳总结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教师们在工作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研修的主题。让研修立足教育教学第一线,及时有效地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当老师们为怎样创设一个有特色的、有价值的班级环境烦恼的时候,我们组织开展了“班级环境创设”讲座和研讨,让老师们明确了班级主题墙饰创设要“出色+特色”的方向;学期结束时,当青年教师在撰写幼儿评语时感到“不知所云”的时候,我们及时开展了“巧写幼儿评语”交流活动,让老师们现身说法,谈经验、讲策略;在《新区幼教中心教师工作手册》出台以后,我们又开展了“《工作手册》我学、我思、我行”系列研讨,引导老师们从一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开展、从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始,在研讨中相互启发,相互分享,共同研究对策,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解读手册,贯彻手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利用多元的研修模式、选择多元的研修内容,既满足了教师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研修需求,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教师研修内驱力,变强制性学习为自我需求性学习,真正达到了提高研修效益的目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样,也就拥有了教师专业化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汩汩清流和不竭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