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故意的——让孩子承担一些自己的责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蔡荔莉 实录:早上来园时,韬韬的爸爸就对我说:“老师,我问清楚了,我们韬韬他不是故意的”。这时,我才想起昨天发生的事。在快放学时,孩子们都在玩自己的玩具,正玩得高兴呢,突然就听到宁宁的哭声,我忙跑过去问,原来,是韬韬的飞机不小心飞在了宁宁的小脸上,眼睛下面擦破了点皮,好险!我就趁机及时教育了孩子们,做事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到自己,更不能弄伤人家小朋友。在放学的时候,正好2个家长差不多来领,我就各自说了一下,向宁宁的家长道歉,又向韬韬的爷爷说明了情况。我还真没想到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说:“孩子的行为很多都不是故意的,但是问题是现在已经对人家小朋友构成了伤害是事实,如果你换个角色,要是受伤的是你家孩子呢?还好没什么大事,但是安全问题大概都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象你们韬韬这样比较好动的孩子,你说呢?”
分析:
新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园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包括家长、教师乃至孩子生活周围的成人,共同扮演好幼儿交往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
这是一个孩子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故事,这个家长对孩子的认知还不是很清楚,他觉得一句“不是故意的”就可以免除孩子的“错误”,其实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我们要让孩子承担一些自己的责任,尤其是象这样的安全事件,在集体生活中,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的,你违反了,就该勇敢的承认错误,并作出适当的弥补,鼓励他以后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