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区分两份活动预设及观察记录》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预设目标:正确理解二等分 并能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材料准备:提供毛线、彩纸(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橡皮泥‘剪刀,白纸、固体胶、操作盘操作方法:
1.将托盘里的彩纸、毛线、橡皮泥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小筐里。
2.你是怎么分的?数数两个小框里的彩纸、毛线、橡皮泥的数量是不是一样。
3.用分好的彩纸、毛线等拼贴图案,感知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指导要点:
1.能否准确地进行二等分,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可以不同分法的,尝试不同的方法)。
2.引导幼儿用拼合的方法进行检验。
片段记录:
今天诗琦和泽涵打算玩益智区,他俩一眼就看中了“分两份”这个昨天才放进来的新材料。诗琦先开始在篮子里找,她找到了一个紫色的蝴蝶结放在左边的盆子里,就打算找另一个。这时泽涵拿了一个紫色的“海带结”要放在右边的盆子里,诗琦不让,泽涵说:“分(两份)的要两边一样的。”诗琦就拿出了刚找到的紫色蝴蝶节和之前的那个紫色蝴蝶结,分别拿在两只手里,说:“那个(‘海带结’)不一样,这两个都是蝴蝶结,一样的。”他们继续开始分,蓝色小圆、粉色圆团……他们是按颜色与形状来分的。
突然,诗琦找到了一条萤黄色的长彩带“怎么只有一条啊?这个怎么分?”这时泽涵看见了篮子里原来就有的一把剪刀,于是明悟“把它剪成开就好了呀!”他开始仔细的把彩带对折,然后把剪刀放在中间,用一只手开始剪,可是,剪不断,于是他就重新开始分、剪。这次他用了两只手,一只手拿彩带一只手剪,终于剪断了,分别放到两边的盆子里,成功。
幼儿发展评价:
从上面的观察记录来看,诗琦和泽涵“分两份”的时候是同时结合了外形轮廓与颜色两种条件的。结合《指南》我认为他们已初步达到了:
1.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调整策略:
在幼儿园时,我们可以:
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2.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如: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如,根据外部特征给物体分类等等。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如: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