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1-23 20:08:09
《小学阶段中常见的量的教学目标》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前不久,我静心聆听了四位老师对质量、时间、体积、容积等“量与计量”内容的诠释和朱国荣特级教师对小学阶段“量与计量”单位的梳理,我瞬间感觉自己对各版教材的研究太肤浅和匮乏,尤其是北师大版。对于人教版教材,我好像也没有从1年级到6年级走一遍,研究一轮回,从第一年任教五年级数学到后来二、一、二、一、二、三年级,几乎大部分都在低段任教,而“量与计量”在段的内容分布主要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需要孩子借助生活常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和大小。一、口算。 4+8= 9-9= 5+10= 6+7= 3+10= 11-10= 7+9= 11-8= 10+7= 16+0= 16-11= 11+10= 14-0= 9+10= 20-7= 10-8-2= 9+3-4= 11-11+9= 19-9-5= 7-0+7= 二、填空。 1.按顺序填数。 (1) ()12 ()()15()()18() (2) ()12()()9()() 2.比9多6的数是(),比20少10是(),()比11多6。 3.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三类。 ▋ ▲ ▄ ● ▲ ▊ ▼ ● ▄ ●
一、口算。 6+60= 24+4= 77-7= 72-2= 32-4= 3+50= 80+8= 2+30= 60-50= 86-8= 70-60= 60+4= 40+50= 91+9= 60-60= 34+5= 80+9= 70-6= 90+7= 4+70= 二、填空。 1.64里面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 2.5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47的7在( )位上,表示( )个( )。 4.4个十和4个一是( )。 5.和59相邻的数是( )和( )。 6.比71小,比68大的数是(
我们分析教材,发现,教材是按照认识圆画圆认识圆的特征这三个环节设计的,我们也不难发现画圆贯穿在整个课堂的始终,其实画圆的过程就是对圆本质认识的过程。这节课与传统课堂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将圆的特征结构全部融合在画圆的过程中,我在追求一种以生为本的课堂,在平时的课堂上,尽量做到让学生多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小组合作的力量去获得知识,这是我努力想实现的目标。今天这堂课就是我想超越自己的一个尝试。 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每次时间总是不够用,我想主要还是自己对这样开放模式的不熟悉,不能够及时抓住重点,很好地
看着孩子们画的7时的钟面,我笑了,我笑他们画的多么可爱,爱心的、小猫的、小狗的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我笑还因为我发现了这些钟面上或多或少的错误,错的很有意思,是极好的教育资源。 今天学习认识钟表(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是认识钟面和整时。每个孩子在生活中对钟表有了怎样的认识呢?教学从让学生画7时开始,让每个孩子把他原来对钟表的认识都表达在纸上。 一边巡视,我一边收集比较典型的几个错误,迅速的按照数字和指针两方面的问题排好交流顺序。 首先出示左图,陈炎画。 刚一拿出来孩子们就叫:错了!错了! 没有15的,钟面上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形状的物品,
本学期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在内容上有了些许的变动,删掉了部分内容,也增加了一些内容,如几个思考题,其实这些思考题刚看到时,我也觉得有些困惑,曾经在二年级的练习中也出现过类似的
十几减6、5、4、3、2是20以内退位减单元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相比,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例题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不再是求剩下的是多少,而是根据总数和其中的一个部分,求另一个部分;二是教材通过一幅场景图提出两个相关联的实际问题,既启发学生想加算减,又启发他们根据一道减法算式推算出另一道减法算式的得数,凸显了引导学生根据式题特点更加灵活地进行推算的意图。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现实背
今天我市有效教学实验学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树芳小学举行,活动分两个部分进行,首先分别由树芳小学的詹雪雨、韩玉林老师上一节一年级语文研究课,然后大家就这两节课的有效性进行研讨。我因事耽误来得晚,第一节课只听到后半部分,以下是我的听课记录: 比一比 树芳小学一1(40人) 詹雪雨 一、游戏导入 二、学习生字词 三、读课文 1、 2、自由朗读课文:几个小节?比什么?谁和谁比? 3、教师范读,拍着节奏 因为这是韵文,可以用自己喜
上午活动过程:第一环节:听课 2012 10 23 黄艳 六上 习作3 市一小 六(4) 课前准备:每人发两张信纸;(8:30) 一、导入,唤醒记忆 1、回顾课文,有还有别忘了那匹马中的谁?*残疾青年那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