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感恩教育——让我们的德育更鲜活

感恩教育——让我们的德育更鲜活

更新时间:2014-07-22 09:24:24

《感恩教育——让我们的德育更鲜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瑛老师主持完成的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

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不断充裕,三代人伺候一个小“皇帝”的众星捧月式的家庭生活为我们的学生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另外,现在的孩子受重视个人价值、崇尚个性张扬的社会大环境的熏染,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当然,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人的帮助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因此,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还需要增加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时代特色的,学生可接受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使我们的德育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体现学生的需求,也更具有生命力。

因此,学校德育,特别是小学德育应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养成做人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感恩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因为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会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才能获得感恩。

感恩,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铭记在心、表示感激;感恩,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感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品质。感恩的心需要从小培养,更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潜心积淀。三年来,学校从构建感恩内容,探索感恩课程、开展感恩活动、实施感恩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探索。以编印感恩教材、实施校本课程、开展主题活动、撰写感恩日志、评选感动人物等为抓手,不断丰富和拓展感恩教育,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构建生活化的感恩内容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学会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学会好好学习;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教育。

感恩教育无处不在,无需大道理式的说教,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都是感恩的体现。感恩教育的内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了每月一个主题的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主要有感恩自然、感恩先烈、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感恩伙伴、感恩成长八大系列。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差异比较大,我们在每个系列教育的目标设置中,又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设置了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层次。如感恩父母中,我们要求低段的小朋友能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实践活动是给父母拿拖鞋、捶背;中段的学生则利用节假日跟父母工作一天,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实践活动则是帮父母洗衣服、拖地等;高段的孩子开展记一天家庭开支帐,体会父母赚钱的辛苦,从而崇尚节约,不乱花钱,实践活动是节约用钱,学做家务,以减轻父母经济和精神的负担。这样八大系列设置了24个活动主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性强。

二、探索课程化的实施模式

德育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为了避免“三月雷锋四月走”这样走马灯式的教育,我们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的校本德育,并通过校本课程来实施。学校根据每月的感恩主题,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来实施感恩教育。学校安排每月第一周的晨会课进行感恩主题的启动,根据学校少先队的安排,各班在第一周的晨会课上对主题感恩教育活动进行宣传动员。每月第二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感恩主题活动课,第四周的班队课为感恩主题班队活动。在这样的班队活动中,师生一起对主题活动进行小结,并用说、写、唱、跳等多种形式来汇报自己的收获。把感恩教育课程化有力地确保了感恩教育的深入、扎实开展。为预防感恩教材的散乱无序,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走在阳光里》一书,其中有“感动我们的100个故事”、“感动我们的100篇古诗文”、“感动我们的100位名人”、“感动我们的100句名言”、“感动我们的100个寓言”等。2007年,我们在师生共写的“感恩故事”中,挑选出100个优秀故事,编写成了《感动天妃100个故事》,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孩子们读着这些身边的感恩故事,更能体会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朋友间的帮助是最快乐的、同伴间的友情是最真诚、老师的给予和付出最是无私的、在感恩中成长是最幸福的。

同时,我们认为,要使感恩教育真正灵动起来、鲜活起来,真正收到实效,还要把感恩教育的权利下放交给每一位老师,并使之贯穿于各科教学。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行课程中的每一门学科都包含其独特的感恩元素:语文中极浓厚的人文美德、数学思维的魅力、体育中力与美、人格和意志的完美结合;科学中特有的自然力量和无穷魅力,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先辈的无穷智慧,感谢自然的无私馈赠……。只有每一门学科、每一个课堂的“感恩点”都被充分地挖掘,才能真正体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三、实践多样化的感恩活动

生活是丰富的,我们的感恩教育也需要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表现。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这样的德育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

1、以节日教育为契机,让“感恩”在学生心中发芽。

教育因素无处不在,用学生身边的人、身边的景、身边的事为案例,实施感恩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等来临之际,围绕祝福长辈这一主题展开教育活动。回顾长辈的关爱与艰辛,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句温馨的祝福,一同捎给他们。设计一个感恩方案,学生在实施自己的计划中既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不易,也学会了如何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2、以师生共写感恩故事为手段,让“感恩”在学生心中开花。

我们在高段坚持开展师生共写感恩故事的活动。教师记录班级、学生中的感动,写下孩子的成长足迹。而我们的学生则记录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或者记录身边的感动故事。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三年多,如果你打开我们天妃小学的网络日志集,搜索“感恩”二字,那么记载着我们“感恩”历程的6页180多篇博客日志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期望学生说谢谢,就得教学生说谢谢;要教学生说谢谢,就得给学生讲道理说意义。但要学生真正会从心底说谢谢,要把说谢谢变为一种习惯一种素质,关键还是在于老师的榜样。”这是“铜豌豆”的《领着孩子说“谢谢”》; “看着孩子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看着孩子犯了错误敢于承认、及时改正,看着孩子努力学习,争取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我感到欣慰,也为孩子自豪!谁能不说,学会了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呢!”这是“伤心贝贝”的《孩子,你已经学会了感恩》;“让伙伴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开心果”对感恩教育理念的诠释。

孩子们的感恩故事,揭示了他们多采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颗纯真的感恩之心。如“三.八”节前“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事后,有母亲说:“我头一次收到孩子的礼物,孩子懂事了。”父亲节那天,父亲们同样收到了不一样的感动。从学生的感恩故事中我们看到:他们在给长辈服务的时候,想到了小时候大人是怎样照料自己的,想到了大人们平时的辛苦,当然也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以队活动为载体,让“感恩”在学生心中结果。

以“感恩”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如五月份感恩父母,九月份感恩老师,十月份感恩祖国,十二月感恩成长等。我们结合每个时期的教育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将感恩教育系统化、系列化。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深入地了解“恩”,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回馈于他人,回馈于社会,回馈于自然。几年来,我们学校开展的大型感恩活动有:开学典礼上,安排“唱响感恩之心”全校师生共唱《感恩的心》, “学雷锋,感恩自然,走进社区实践活动”“你贴我撕----感恩自然环保宣传活动”;“感谢有你,相伴成长”大中队观摩活动;“快乐成长,快乐露一手”感恩成长主题活动等。

四、开展人本化感恩评价

要使德育教育有实效性,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这是毋庸质疑的。要让“感恩之心” 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我们认为也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1、突出激励性评价。评比主要分个人和集体,每学期(或每学年)评比一次。单项的评比为孝敬标兵、感恩少年的评选,主要程序有(1)班内自荐,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对照学校评比的要求,在班级中进行自荐。(2)同学推荐,在班级中开展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推荐。(3)班级推荐,在自荐、同学推荐的基础上,班主任召集班委会成员召开班干部会议,产生班级孝敬标兵、感恩少年。(4)学校表彰,学校在班级推荐的基础上,召开学生座谈会,确定学校孝敬标兵、感恩少年,在学校的结业典礼上进行表彰。集体项目是评选孝敬集体、感恩班级。学校制订评选办法,各班级根据评选办法,上交申报表及自评材料,学校根据申报表和自评材料,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进行审核评选,最后公示确定。最为隆重的是“感动天妃十大人物”的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的对象为全校师生,评选的程序是:一是海选,即各班、办公室乃至全校师生或集体、或个人自荐或推荐;二是初选,根据海选的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对照条件进行初选,确定20名候选人;三是票选,将20位候选人的主要事迹印制成选票,请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投票,学校在汇总家长、学生、教师选票的基础上产生“感动天妃十大人物”,并结合学校的国旗下讲话进行感动人物的事迹宣传。

2、体现过程性评价。感恩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不能量化评价的,我们的日常评价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行为规范八项竞赛等形式,及时对各班和孩子们的感恩行动给予评价。如当一(1)班王一松小朋友在小区里拾到一千二百元人民币,在大人的支持和帮助下主动交还给失主时,学校及时给他颁发了“拾金不昧好少年”的荣誉证书,感谢他的这种感恩行动。另外,作为学校校本课程,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学生手册中给予适当的等第评价。为了鼓励班级开展特色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在特色评价上也作了一定的尝试。

五、积淀全方位感恩文化

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耐人寻味;苏霍姆林斯基的“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提示更突出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环境给人熏陶。我校墙上“心存感恩,学做真人”的校风时刻激励着我们;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站、电视台也定期宣传着感恩教育。感恩教育的氛围,正在天小的校园日益浓烈。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们教师又是学生的镜子,你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也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以人为本”是我们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制度人本化、管理人文化,使我们的老师更富有一颗感恩的心。每个月每位教师都有半天的机动假,每逢节日我们老师的手机里总会添上一份美好的祝愿;天气寒冷、雨天路滑更少不了几句温馨的提示;老师们生日时也一定会收到一句祝福、一盒蛋糕、一本好书;而每一次会议时,老师们也已经习惯了学校领导诚挚的问候……。一句句温馨的话语在我们天小教师的耳边回荡。老师们在校是好老师,在家是好儿子、好女儿、好父母,于是“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好婆媳”“好家长”“敬老爱老好干部”屡见不鲜。“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感恩氛围,赢得了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的道理。生活中,感恩是无边的,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缕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恩的真谛;感恩又是无痕的,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教育中,感恩是无限的。感恩自然,营造和谐的天地;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火把;感恩世界,关注遥远的未来;感恩生命,珍惜拥有的幸福;感恩亲情,回味扶持的快乐;感恩师友,表达真诚的谢意;感恩生活,丰富人生的阅历;感恩经典,传达永恒的希翼。所有这些,都将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感恩目标。

感恩,是每个现代孩子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感恩,更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让我们共同学会感恩,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温馨,充满爱心,充满真情;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感恩教育活动的更好开展,为培养富有感恩之心的“真人”而不懈努力!
相关阅读
推荐
  • 《斜面的作用》教学反思

    上课之前我表演小魔术 向上走的戒指,引出重力,让学生回顾任何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进而在本课堂的导入中,我故意让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搬一桶纯净水到高处,引出难题,学生们很容易想到利用木板搭一个斜坡来帮助女生解决难题。在经历了将水桶直接提到高处和沿着斜面运到高上,结合该名女生的体会,学生们直观形象地发现前后两次搬运水桶所花的力气是有区别,结合生活经验,教师点出课题:斜面。他们会进一步思考:斜面应该是有省力的作用。学生们的思考,猜测,质疑,正是本堂课行进的基础,本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斜面提出问题,假设问题

  • 小学(苏科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手机》教案

    教学内容:《手机》这一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苏科版) 六年级下册技术初步《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让美妙的声音响起来》中的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电子类作品,运用学到的技术制作手机。由于学生在六年级上册技术初步《让我们的制作亮起来》一课中接触过电路连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旧引新,由浅入深,让学生轻松掌握技术,体验劳动过程。 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学生学习、制作的主要方式,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合作品质;让学生在制作

  • 《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指导预案

    一、课时辅导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身边有许多垃圾,不仅造成可回收资源的浪费,使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也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危害动、植物的生长。 2、经历头脑风暴,学会从专题到问题,问题到项目活动的转化。 3、了解活动计划的格式、内容,尝试制定活动方案。 4、让学生懂得减少垃圾,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单位的责任,并实际行动参与六城联创活动。 二、辅导的重难点: 确定活动的项目 三、辅导的主要环节: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所要研究的专题。 1、从温州六城联创说起:最近,温州掀

  • 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声音》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二单元,学生对声音很熟悉,但很少会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研员顾老师在评课时指出,教师在上课前,首先需解读教材,分析所教内容在整个科学教材中的地位,以及课程标准对此知识的要求,把握各知识间的承接。如:声音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世界的部分,与光、电、热、磁一样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后解读声音这一概念,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等。再次分析学生,思考本课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在这节课中,应教

  • 实验游戏化:追求答案多样化

    物理实验教学中,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怎样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地、争先恐后地去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实验游戏化,如老师在课上演示一个小魔术、精美漂亮的小制作,或与学生一起做带有趣味性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课外模仿制作,比一比谁做得精致、美观、漂亮。在学生的制作和比试的过程,他们不知不觉提高了学习兴趣,并养成了做课外实验和小制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运用的知识是相同的,但交上来的作品却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长。教师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可以引发学生注重和正视答案的多样化,促使学生

  • 青溪微课程,科学实验的天堂

    接手微课程已经第二年了,比起第一年的手足无措,第二年的课程上起来比第一年的无头苍蝇来的稍微得心应手一些。在第一年的基础上设计和改进自己的微课程教案,尽量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好一个个科学小实验,明白其中的奥妙。从而在课堂延伸的生活中探讨出新的小发明,来为我们的生活作贡献。 而对于还未接触过科学制作的学生来说,发明两个字眼对于他们来说有些许的陌生,所以这门课我只要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制作,从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着手,让学生先体验一把科学制作的乐趣,然后让他们自主发明小物件。对于生活中所不足地方的改

  • 一年级品德公开课《我长大了》教学反思

    对于我第一次上品德公开课,有着很大的挑战,尤其是时间的把握,每一个活动版块的时间控制,我是凭着感觉走的,所以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是我今后需要修炼的地方,本课堂大概多出10分钟左右,我硬是拖着时间在小结,最后很遗憾提前五分钟结束了。对于整个流程,我都是按照教学计划走下去的,之前试教的时候也是过了形式,因为是上《我长大了》,针对我们7班小朋友们的图片等活动,试教其他班级效果很难看出,具有局限性。本次课堂上小朋友们积极发言,懂得收放自如,可能是我平时给他们上台锻炼的机会太少了,所以当个别小朋友上台展示介绍自己

  • 2014~2015年第二学期考查方案信息技术学科六年级

    一、考查目标:以SCRATCh2.0软件,让学生通过模块的组合感受编程的过程,理解典型语句的含义,并能通过一定的脚本来表现自我设计的作品。 1.掌握角色导入、新建、修改等方法。 2.学会背景的处理 3.掌握音乐的编辑。 4.灵活运用指令模块来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 5.考查学生汉字输入水平。 二、内容与方法:(需要写具体) 1.键盘输入: 方法:利用网络打字系统,分别输入两篇中文文章,每篇时间限定为五分钟。两篇文章输入成绩平均后作为最终键盘输入成绩。 2.毕业纪念册 围绕毕业进行构思,创作一份电子版的毕业纪

  •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噪音与生活》(实验小学陈波)

    仓市实验小学 陈 波 活动分析: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吵闹,噪音成了世界繁荣的代价。但我们生活在这热闹的世界了,久而久之习惯了嘈杂,对周围的一切噪音已经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本课题的提出就是让同学重新审视噪音污染现象,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是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究竟有什么危害?再去追究其产生的地点、原因及危害性,激发起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产生消除噪音、改造生活的美好愿望。知道同学从身边做起,从可操作的做起。继而通过对声音传播方式和消噪方法的解读,延伸至如何改造生活,激发对科学研究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