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做中学活动案例:我的鼻子真有用》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作者: 袁翔燕 活动背景:小班的孩子们刚入园不久,在陌生的环境下难免会大小便不小心拉在身上,有时候老师闻到了就会说:“好臭啊,是不是有人大便了。”几次以后也有孩子闻到臭味后会说:“好臭啊。”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会说:“好香啊。”我们的第一次做中学活动就从孩子最有生活经验的用鼻子闻气味开始了。活动过程:
老师拿出一瓶花露水,往空中喷洒了几下,告诉孩子们用力闻闻,马上有孩子说:“好香啊。”老师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啊?”琳琳说:“是香水。”于是很多孩子跟着说:“是香水。”老师又拿出风油精在一张餐巾纸上滴了几滴,凑到每个小朋友的鼻子下面,好多孩子闻了都皱起了眉头。老师问:“你闻到了什么味道?”没有孩子回答,过了一会诚诚说:“是药水吗?”老师告诉他们:“是风油精。”老师继续追问:“什么时候要涂风油精啊?”还是没有孩子回答,老师只能告诉他们:“我们被蚊子咬了要涂风油精。”这下孩子们想起来了,纷纷说:“我妈妈给我涂过的。”
接着老师拿出三个透明的一摸一样的瓶子,里面装置3种透明的液体。我们请孩子围成一 个圆圈,我打开一个瓶子,马上有孩子说:“里面是啤酒。”其他孩子闻了以后也跟着说:“是啤酒。”老师笑眯眯地告诉他们:“你们猜对了一半是酒,但是它是白色的叫白酒,啤酒是黄色的。你闻到了味道感觉怎么样?”琪琪说:“我爷爷喝酒的。”这下引起了共鸣这个说:“我爸爸喝酒。”那个说:“我爷爷喝酒。“没有孩子告诉我闻到酒味的感觉。
第二瓶是白开水,孩子们凑在一起使劲吸着鼻子闻,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可是没有孩子猜的出里面是什么。老师提示他们:“你们闻到味道了吗?”大家半信半疑地摇摇头,有的点点头,“没有气味,又没有颜色的,是什么呀?”孩子们还是猜不出,老师只能告诉他们:“这是白开水,你们喝的白开水是不是透明的,没有味道的?”这下孩子们都点起头来说:“是的。”
最后一瓶是醋,刚打开,一股酸味就飘出来了,瓶子还没有伸到他们的鼻子下面,孩子们已经捂着鼻子把头侧转。”这是什么?”老师问。一些聪明的孩子已经说出来了:“是醋。”“你们吃过醋吗?它是什么味道?”琳琳说“很酸的。”其他孩子跟着说:“很酸的。”我再让孩子们捏住鼻子闻一闻,闻的到气味吗?孩子们说:“闻不到了。”
分析与反思:
鼻子是闻各种气味的器官,平时孩子们在生活中会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但是他们并不会特意去关注,自己闻到的气味是什么东西发出的。我们进行这次“做中学”活动就是让孩子在游戏中闻、猜猜自己闻到的是什么,来初步了解自己的鼻子的本领。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大家都乐意来闻老师手里瓶子的气味,但是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他们不会用语言来把自己闻到的气味来告诉别人,只能用肢体动作,如醋发出的酸的味道,他们就用捂鼻子的动作告诉我们。一些观察里强的孩子能把闻到的气味和实际生活中的东西对应起来,而其他孩子还是从众跟说的多。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事物,多用感官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