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学《认识分数》课堂观察分析报告》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本分析报告以“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研究的分析框架”为工具,依据“活动组织”这一行为指标中的“人人都是活的主体”这一分析要点中的几个主要观察点,对韩金涛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具体分析如下:一、 优势:常规训练到位,多种教学方式,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片段一:
师:请在准备好的正/长方形纸上用打斜线来表示其中的1/2,说说另外一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
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
师:为什么不同的形状折出的不同图形却都能表示1/2呢?
学生思考,并展示交流。
围绕填空再次认识二分之一。
分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每一个学生都在动手操作,在折一折、画一画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自主地探索中实践、内化知识点。
片段二:
师:同桌相互帮助,用手中的纸折出它的1/2。
师:再折,分别表示出1/4和1/8。
师:试着比较1/2,1/4,1/8的大小。
分析:在这一片段中,老师连续的发问使得学生始终处于紧张的斯文状态中,类似于头脑风暴似的的长期训练一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
二、 建议
教师利用图片上板报的版面划分来巩固分数的标示方法,不知可否让学生再结合课堂、生活来说说生活中更多的分数,更多的1/?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