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别人在说什么《好玩的报纸》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背景:在活动《好玩的报纸》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手中的报纸,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能够用自己手中的报纸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活动情景:
在听清了老师提出的要求——拿着一张报纸去空的角落里玩一玩的要求以后,所有的孩子都开心的玩起来:有的自己在一边把报纸做成了一架纸飞机飞着玩,有的是几个人一起把纸铺在地上跳来跳去。
到了交流的环节,我们请孩子来说一说自己把报纸变成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笑笑把报纸做成了一根小小的棍子,她大声的介绍了自己的棍子:“我把报纸做成了棍子,可以赶小猪!”在得到肯定之后,笑笑显得非常的兴奋,看着手中的纸棍特别开心。接下来我们又发现佳铭和鹏鹏的作品,一个用撕的方法做了一朵花,一个折了一朵花。正当两个人在讲的时候,笑笑却明显不在听,而是一个劲的和旁边的孩子在说自己手中的纸棍。这时我提醒他:“笑笑,听听别的朋友做了什么,好吗?”笑笑当时不说话了。但是马上,她又把注意力回到了自己的作品上。
于是我再一次提醒,但是似乎还是不奏效,笑笑依旧我行我素,再多再直白的提醒对于她来说也只能管住她的注意力一会儿会儿。无奈之下,我只能对所有的孩子提出了要求:“宝宝们,先让你手中的报纸玩具在椅子底下休息一下。”在放下了手中的东西之后,似乎干扰的因素也没了,笑笑终于能够好好听别的孩子在说什么了。
分析与思考:
小班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自我中心,在进行完操作活动后集体交流的环节体现的特别明显。一般孩子在手上有东西的时候,注意往往都会集中在自己手中的物品上,而往往去忽略别人在说什么,甚至于老师说什么。
而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孩子在做中学活动中的人文精神,这其中包括认真倾听尊重他人,也包括富有责任听从同伴的意见。这两个经验点并非分离的两个部分。我认为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应该还是要从孩子的倾听能力开始。当孩子在活动中表现为不愿意去倾听别人的时候,那么再要求孩子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就更加做不到了。所以我们说的让孩子能够听从成人和同伴的建议,最基本的还是应该让孩子能够先把注意力从自己的世界中移开,关注别人的发言。作为我们教师来说,我们就要在一些细节上来引导孩子,先把孩子与自己的作品暂时剥离,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暂时能够注意到别人的发言。这样一个小小的做法比一直开口提醒孩子也确实有效许多。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也要未雨绸缪,从一些我们不曾注意的小细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