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刷画活动《隐身动物》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课程教材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按照教学进度表上的安排,艺术活动《隐身动物》应该由张老师来进行教学设计,然而张老师看着这个教材,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于是我们出于对新教师的帮助,把这节课作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内容,发挥教研组组员集体的智慧,把这节教学活动设计好,同时帮助新教师提高备课能力。翻开《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我们看到它这节课是要运用拓印的方法来表现小动物的基本体型,然后在此基础上用添画的方法把动物画完整。拓印对幼儿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对幼儿来说操作方面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一是硬纸板的摆放有一定的要求,摆放不好或拓印不好很难出效果,达不到预先要的效果。二是拓印以后的画面因为有了油画棒的油性,不容易进行添画,画面效果不理想。所以我们最后决定用刷画来设计这节课。先用白色蜡笔打底,让小动物们隐藏在白纸上,再用水粉颜料进行刷画,将小动物显现出来。
这堂课我们经过三次设计、修改,最后形成了现在的这个活动过程。本以为一切准备就绪,没想到意外又发生了,不过同时也看出新教师工作的认真。
课后张老师带着一个疑问来问我:为什么蜡笔在水彩颜料涂刷后没有显现出来呢?按理说蜡笔是油性的,水粉颜料遇到油性的蜡笔画会避开的,而她班幼儿的作画都是蜡笔和水粉颜料溶在一起了,完全变成了一幅水印画。难道是她们班幼儿操作的不对?但是她自己的范画到后来也是一样没显现出来,而且张老师是小心翼翼操作,事先蜡笔也打底过几次。究竟什么原因呢?
我们其他三个大班幼儿的作品,都是好好地,效果非常明显。幼儿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非常的愉悦,玩得很高兴!同时也掌握了技能,完成了教学目标。
让张老师回忆整个教学过程,活动的准备,都好像没有出错的地方,那是否是纸张用的不对,还是颜料调的太稀了,或者说蜡笔打底的时候力度不够。真的是这样吗?带着疑问张老师又画了几张画进行实验,蜡笔打深,然后用不同薄厚的颜料。可是所有的画都试过了,还是出不来效果。最后我只好和张老师一起来操作一遍,我们换纸,然后画动物、刷底色,一样的操作步骤,可是效果却出来了。仔细询问张老师,最后发现原来是颜料出错了,张老师用的颜料中含有丙烯成分,所以与蜡笔可以溶在一起,效果就出不来了。谜团终于找到了,疑问得以解决。
经过这次活动,张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什么操作活动都要事先做过实验,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因为我们平时自认为最简单的事情,往往就有麻痹思想,容易忽略,结果它确是关键的因素。还有教师对待事情真的要仔细,否则将会事倍功半!经过这次,我们教研组的新教师张老师一定收获不少,相信她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仔细、更加认真,取得更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