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天窗》课堂教学提问层次性的观察报告

《天窗》课堂教学提问层次性的观察报告

更新时间:2014-07-22 08:52:43

《《天窗》课堂教学提问层次性的观察报告》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天窗》是沪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教师以“感悟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习作者想象的合理与丰富;理解最后一小节的含义”为重难点组织教学,现从层次性角度对该课的提问质量进行观察分析。
   一、关于提问的层次性量表的说明
   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发表文章《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认为思维有六种级别,按照由低到高排列,即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自此之后,这六种思维级别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我们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以提问的层次为观察点:将教师的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即记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评价性提问、创造性提问。
   二、各层次课堂提问的数值统计
   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五个板块,教师共提出37个问题,数值统计如下:
   提问层次 数量 百分比 问题总量参考值
   1、记忆性提问 9 24.3% 50%左右
   2、理解性提问 9 24.3%
   3、应用性提问 4 10.8% 40%左右
   4、分析性提问 11 29.7%
   5、评价性提问 2 5.4% 10%左右
   6、创造性提问 2 5.4%
   三、课堂提问层次性的数据分析
   1.整节课,教师的记忆性提问和理解性提问共18个,占问题总量的48.6%,提问数量合理。教师通过提问,解决了文章中词语的理解以及各部分分别写什么的问题,为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如以“这句话向我们介绍了天窗的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的文本内容;以“默读这一小节,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带领学生理解了“这时候”在文中的意思;同时,还通过“作者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局部的结构进行了梳理。
   2.应用性提问4个,分析性问题11个,共占问题总量的40.5%。其中,应用性问题的数量合理,起到了引导学生应用文本信息和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或理解事物本质的作用。分析性问题的思维含量较高,这类问题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本课而言,分析性问题的提出有以下特点:
   (1)教师的分析性提问关注文本信息的提取与重构。如“天窗在大人和孩子们的眼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再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陈述,得出:天窗对于大人们来说是用来采光的,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唯一的慰藉。
   (2)教师的分析性问题关注了文本的表达方式。如“联系前文看,从哪里看出这天窗是唯一的”引导学生关注了课文一、二小节的写作,明白了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对天窗由来的介绍,也为下文的“唯一”作了铺垫;“这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想象的”指向于发现作者是从哪些维度对想象中的事物进行描写的,引导学生学习了作者想象部分的表达方式。
   (3)教师的分析性提问关注了对文本情感的体悟。如在学习课文第四小节时,教师以“一个‘关’字,你体会到孩子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去体会夏天阵雨来时,孩子们却被关在屋子里的内心世界,感受孩子们的失落、无奈,从而为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提供了情感的依据。
   本课教学中的分析性问题具有较高的质量,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良好的训练作用。但是也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分析性问题较多,意味着学生的思维需要长时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
   3.评价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各有2个,二者占问题总量的10.8%,低于参考值近一半。
   教师通过评价性问题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如在学生回答“这时候”所指的具体时间时,经过提示后才做出完整的回答,教师说“这样就完整了,明白了吗?”
   创造性问题的提出,如在倾听音频,教师出示“风雨雷电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 ”,请学生结合感官想像说话,学生检索信息储备,组织语言,达到了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
   总体而言,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指向明确,层次分布比较合理。但由于部分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能一下回答到位,教师如能注意合理引导,将会有效降低分析性问题的数量,使得问题的层次性更加合理。
   点评:
   夏老师就《天窗》一课教学中的教师提问进行了观察分析,文章不长,短小精悍,彰显两个特点:
   一是新。夏老师的观课没有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而是学习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将教师的提问分为记忆、理解等六类,条分缕析,视角新,立意新,给人启发。
   二是实。较之常规评课,夏老师的观课注重数据,让课堂教学本身来“说话”。本文对《天窗》一课中教师的37个问题进行了归类,既有阐释,又有例举,最后总结: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指向明确,层次分布比较合理……如能注意合理引导,将会有效降低分析性问题的数量,使得问题的层次性更加合理。行文清晰,说理明确,具有说服力。
   考虑到布卢姆提出的理解等六大认知学习类别,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学习,因此以此来归并教师提问宜在行文时对“理解性提问”等概念进行诠释。
相关阅读
推荐
  •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短文阅读复习试题

    专项复习卷(四)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解释文中带点词语。 素: 著称: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方正( ) 严厉( ) 3.从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

  • 《走近海伦·凯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走近海伦凯勒,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习海伦做个生活中的强者。 2、激发兴趣阅读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引导孩子走进名人的生活,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 3、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并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的精神与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兴趣走近名人,阅读名人传记。 2、想象海伦凯勒的困难、艰辛与痛苦,感受海伦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课前谈话: 1、喜欢看什么书,为什么? 一、制造冲突,激发兴趣。 听得出来,大家都是非常懂得读书,善于读书的人。今天,我有准备

  •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内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复习梳理 一、 基础知识:多音字及易错读音:蒙古包(měng)好客(ho)同行(xng)似乎(s) 二. 文本解析1.草原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草原的景:辽阔、碧绿;

  • 五年级语文期中检测情况分析

    五(3 )班语文期中检测情况分析(一) 诗路花语 全班共有49位同学,总分是4169.5分,平均成绩是85.09分,均量值为3.49。 一、 全班的分数段如下: A等 B等 C等 D等 E等 分数 101.592 9287 8779.5 79.561 61以下 人数 12 12 13 12 0 二、各大题得分情况: 题次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按要求查字典填空 三、成语补充完整 四、选择词语填空 五、写出带点词和诗句意思 六、背一背,填一填 题分 8 4 6 6 5 10 得分 7.71 2.83 5.

  •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王秀小学 何丹红,课时目标: 1.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3.挖掘课文的空白点(第19段),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练习描写彭德怀心理活动的片段。 4.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征故事。

  • 苏教版五下册《爱如茉莉》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三段,通过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揭示了什么是真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学过程: 一、默写词语导入学习。 1.听写字词: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一本正经 清醒含笑 揉揉胳膊 睡眼蒙眬 蹑手蹑脚 布满血丝 投影出示,对照批改,订正。(板书:平淡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叙事性作品,以花生为线索,记叙了我的一家种过收获节的事情,讲了种收花生、议花生和吃花生,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课文语言浅白简朴,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层层推进揭示道理,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课文。 2.课后练习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属于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但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应该在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归纳。 3.课后练习2,涉及提取语言

  • 五上《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借助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以及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感情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搜集整理资料的作用和价值,了解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提升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促进对课文所蕴含情感的体会。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学会正确运用;第二题旨在通过体会顿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顿号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公开课《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黄祥昀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分别介绍了鲸的特点和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用词准确、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文。《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例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关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