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的蜕变:从平淡无奇到形成特色》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当蝴蝶破茧而出,穿上美丽外衣的时候,它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蜕变;当种子汲取养分破土而出,脱去笨重的“盔甲”时,它也实现了自己最伟大的蜕变。而我,就如同这沧海中渺小的一粟,在傍徨、挫折和起伏中,也实现了属于自己的一次次华丽蜕变。一、师生关系的蜕变:从盲目的爱到有原则的爱。记得97年刚从学校毕业,来到幼儿园工作时,除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份新鲜和激情,还有对孩子那满腔的爱。我爱我的孩子们,我努力地想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我不约束他们,我也不限制他们,我满以为我这样做,孩子们一定也会同样地爱我、尊敬我。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孩子们在我盲目的无原则的爱中,渐渐地变得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对我也是没大没小的。而这样的状态延续到教学活动中,就使我更加无从着手了。我很困惑,难道我爱孩子不对吗?难道我和孩子们这样的相处方式有问题吗?到底该怎么解决呢?幸运的是,那时我带的是大二班,而sy老师带的是中四班,教室就在我们对面,所以我总能看见她的教室里总是秩序井然,活动时孩子们积极而有序,孩子们对她也是既亲密无间又十分尊敬,这让我倍感羡慕。s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她有什么秘诀呢?我很想一探究竟。于是,我一有机会就会跟s老师说,让我听节课吧,让我看看你带班吧。s老师真好,总是说,好啊,你来吧。于是,在一次次的听课,一次次的观摩中,我渐渐发现了秘密。s老师带班时,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很仔细,很周到,细到盥洗、餐前都安排得周周道道,而且自始自终一直都带着孩子,让孩子一直都有事可做,这样,孩子自然就没机会散漫,而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很好的常规。而且,s老师带班时情绪特别稳定,既不会和孩子疯成一团,让孩子过于兴奋,也不会一下子严厉地要求他们,使他们不知所措;既不会对某个孩子宠爱有加,也不会冷淡对待任何一个孩子。我想就是这样的方式,使s老师在孩子们中间树立了威信,使孩子们对她又喜爱又尊敬吧。明白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学习,开始模仿,开始摆正我的身份,协调好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我是他们的朋友,但更是他们的老师。我必须让他们在感受到我的爱的同时也能从我这里学到知识,学会生活。渐渐地,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孩子们变得开始尊敬我,听我的话了,这让我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也倍感轻松了。而这之后,我也将这样的方式带到了班主任工作中,收获很大。师生关系的蜕变,让我明白了爱孩子没有错,但关键是怎么爱,爱的方式,这很重要。
二、教学方式的蜕变:从平淡无奇到形成特色。对一个教师而言,教学水平是很重要的,也是评价一名教师的重要标杆。我在杭州读书时,对教学方法的了解大多都是书本上的。最后一学期的实习,因为进的是个小小班,对教学上要求不高,所以也没学到什么特别好的东西。可以说对组织教学活动的认识一开始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但也许是读幼师时成绩一直不错,也许是实习时就展示过教学活动,也许是实习单位对我的一再挽留,使我一直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自己的教学能力一点问题没有。但来到这里,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后,尤其是观摩过s老师、x老师、f老师、m老师等优秀老师的课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所谓自信是多么可笑,我与她们之间的差距是那么大。于是,我听课、请教、看书,如饥似渴地获取养分,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赶上其他老师。在这过程中,几次公开课和教学比赛对我影响很大。也许是无知者无畏,也许是年少轻狂,我对领导每次给我的任务都是欣然接受的,因为在我的理解中,这每一次都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在这过程中,努力了、尽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有进步。记得第一次公开课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原来的计划是要上一堂语言课,可就在上课的前三天,x老师来听我的常规课,我的一节音乐活动《小青蛙》上得不错,徐老师很欣赏,觉得我上音乐活动应该效果不错,就建议我公开课时也上音乐活动吧。虽然那时离开课只剩两天了,要推翻之前的所有准备重新再来,很冒险,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记得那时z还跟我说“你现在还决定改教案啊,来得及吗?”说实话,我哪会不担心啊?可当时的我也是骑虎难下了,硬着头皮上吧,来不及也要来得及。于是,写教案、修改、做教具,直到开课前一天晚上,我还在和q研究怎么让图片在黑板上自己移动起来。就这样,我的第一堂公开课,音乐活动《小花鸭》就在紧张和忐忑中亮相了。课后,听课老师反馈来的评价是:看得出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错。对一个新教师来说,这已经不容易了。就是这次公开课,让我对自己增添了信心。也才有了后来的平湖市级公开课《沉浮的秘密》、嘉兴市级公开课《一排鸭子》,平湖市教学比武展示课《猴子旅行记》以及最近的片级公开课《小狐狸的枪和炮》等等。
在积极承担公开课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印象最深的要数平湖市双高课比赛。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市级比赛,所以特别紧张。幸亏当时我们单位一同参加的还有m老师,有个伴,心理上觉得好多了。比赛是很严格的,我们被关在一个宾馆里,比赛内容当场告知,除了熟悉幼儿的两个小时以外,不得离开宾馆一步,不得与外界联系。这样的氛围让人觉得特别紧张特别窒息,相信参加过这种比赛的老师们都有同感。也许就是太紧张了吧,比赛前一天晚上,我在宾馆里上吐下泻,身体难受得不行,但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啊,我硬撑着。幸亏m老师很照顾我,还帮我画画,让我轻松不少,能及时地准备好教具。第二天,我强打精神,顺利地上完了比赛内容,语言活动《喇叭花电话》。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获得了平湖市双高课称号,之后还幸运地获得了嘉兴市双高课二等奖。
第一次比赛虽然难忘,但那时还有m老师作伴,而之后的平湖市教学技能比武、教坛新秀比试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我都是孤军作战。但也许是第一次比赛给我带来了信心,我虽然仍然会紧张到拉肚子,但心态却好多了,我对自己说,没什么的,你一定可以的。这样的心理暗示很有效,我又连续获得了平湖市教学比武一等奖,平湖市教坛新秀。
一次次公开课、比赛,一次次成功,一张张奖状,带给我的除了自信、荣誉,更重要的是让我获得了经验,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我发现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感染力强,擅于引导、擅于表演,我将这些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放大、丰富,这使我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从以前的平淡无奇到渐成风格。我也找准了位置,在语言和音乐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的蜕变,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潜力,不要害羞,不要退缩,要努力把它挖掘出来,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三、科研水平的蜕变:从青涩稚嫩到渐入佳境。说到教科研,其实主要说的是写论文和搞课题。在这两方面,我的转变是很大的。记得刚开始写论文时,我真是什么都不懂,因为之前从没有接触多论文,别说写了,我甚至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记得第一篇论文是我刚参加不久,之前没经验也没准备,知道要写论文后,我就随便找了几本幼教杂志看看,发现那上面的文章都太专业了,我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怎么能学呢?想想,还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写更容易一些吧。于是,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刷刷刷地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写出了9张纸的《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当时可不管写得好不好,说实话也不懂,只是看着那9张纸就特有成就感,特佩服自己。后来,那篇论文还获得了园级二等奖。这下,我信心倍增,觉得写论文有什么难的呀。可这之后,情况不乐观了,我专注于教学技能的提高,对写论文渐渐放松。于是,接连得了好几个园级三等奖,看着其他老师一等奖二等奖甚至在市里得奖,我开始着急了。仔细研究后,我发现问题了,我的论文大多都太理论化,缺少实践内容,给人的感觉水分太多,含金量太少,难怪评不上呢。其实,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的惰性在作怪,在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及时的记录、反思,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就缺少灵魂。发现问题后,我开始及时调整状态,改变原来马虎的写作方法,并多看别的优秀的论文,这样带来的收获是大的,我的论文开始不再浮在表面,不再是纯理论的东西了,而是多了很多我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体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的论文《让音乐活动真正“活”起来》获得了平湖市一等奖,这无疑是给我打了一支强心针,让我对写论文又重新有了信心。
再说课题研究,其实这里也经历了一个从浮夸到实干的过程。一开始搞课题研究,真的不知从何做起,说实话也真的弄不来,总觉得这是理论专家的工作,从心里抵触,很不想弄,再加上平时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就把课题研究丢在一边了,这样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平时不认真,要交的时候急匆匆东拼西凑随便弄一篇东西出来,其质量可想而知,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其实,扪心自问,我真的不会弄,真的没时间弄吗?张爱玲有一句名言“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其实,我就是一直在给自己找借口。就在我在课题研究上没什么起色的时候,工作的变化给我带来了转机。06年,由于各种原因,我调到园教研室做案头工作,这期间我接受了两个重要任务:园志编写和绿色学校创建。这是两个绝对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去写的工作,容不得搪塞和马虎,园志的编写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懂得分析、归类和翔实地陈述;绿色学校的创建,让我懂得了怎样策划一个活动,怎样去实施它,再怎样把它组织成文字来说明。尤其是绿色学校,当我扎扎实实地去做,最后呈现出一本厚厚的评审材料时,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我知道这里面没有一丝一毫虚的东西,全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课题的结题材料。没想到,紧接着机会就来了。s园长让我负责一个嘉兴市级课题《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这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给我的机会。于是,我真的潜下心来,开始认真扎实地做课题。在这过程中,沈园长的督促、指导,全园老师的支持和配合都让我十分感动。正是因为踏踏实实做了,所以最后结题时,我不再感到无话可写,而是十分轻松地就写成了一篇长长的结题报告。一本评审材料、一本园本课程,凝结了我们所有老师的心血,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做课题研究的乐趣。我的科研水平也终于蜕去了青涩只能,而渐入佳境。我想只要我以后一直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精神来做课题的话,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科研水平的蜕变,让我真正体会到“态度决定一切!”
正是在园领导的呵护下、在许多老师的帮助下,工作十年的我经历了三种蜕变,三种成长,它们让我的心渐渐长出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在跃跃欲试地扇动着,挥舞着——我渴望飞翔!“生命从此刻开始,努力永远为时不晚!”我坚信,自己能飞向高空,飞得更远——这过程尽管“痛”但一定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