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苏教版第八册《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

苏教版第八册《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

更新时间:2015-12-21 12:57:46

《苏教版第八册《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课时目标】:1. 抓中心句,以“黄河、羊皮筏子、乘客、作者”四个要点,有力衬托“主人”,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凸显“主人”形象。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充分感受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进而体会人们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创设情境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齐读课题。
2.课文中的“主人”指谁?(齐)【板书:艄公】
3.找找课文中直接赞颂艄公是黄河主人的句子。(齐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
4.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作者为什么给予艄公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称号?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来到黄河边,感受一下黄河的气势。【板书:黄河】
 
二、用黄河气势铺垫“主人”
1.请看由马X同学为大家提供的一段视频。  
2.脑海中出了哪些有关黄河的四字词语?(奔腾不息、波涛汹涌、浩浩荡荡)
3.文中也很多这样的四字词,我们来读读:黄河滚滚、波浪滔滔、激流汹涌、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惊涛骇浪
4.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黄河图,谁来读读相关句子【出示句子】: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5.学生点评: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气势;听了他的朗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师:点评到位,小何同学把简单的文字读成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觉自己就在黄河边。咱们也来想象着画面读一读。
6.句中有一个词语写出了作者感受,找一找?(胆战心惊)换词法解释:提心吊胆、心惊胆战。
7.是呀,汹涌的激流,潜藏着无数的风险。艄公却如履平地(理解词义),在艄公眼里,黄河就像平地,这样的主人真不一般呀!让我们再来读读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
过渡:到底是怎样的交通工具,能让艄公在充满风险的黄河上来去自如呢?【板书:筏子】
 
三、以筏子轻小渲染“主人”
(一)小组合作
1.找一找:快速浏览课文第2-5节,用曲线画出具体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2. 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读画出的相关句子。
3. 说一说:抓住关键词,交流羊皮筏子给你留下的印象。(二)小组展示:(远程获取)主持人:大家好,我们是阳光小组,下面由我们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学习成果。组员1:我画的是这句:“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我从“小、轻、浮、整个儿吞没”这些词中感受到:滚滚的黄河就像是一个广阔的背景,而筏子就显得特别特别小,行驶时充满着危险,哪怕是小小的浪头,都就会让筏子在河面上瞬间失踪,这让我感到很害怕。)
 
组员2:请大家看这句:“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这个“贴”字说明:羊皮筏子和黄河水面挨得很近很近,稍不留神,就有坠河的危险。同时,我也关注了一些数字。真没想到,这么小的筏子能载这么多人,这让我感到非常吃惊。)
 
主持人:你能把这种惊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能:组员2读。(咱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主持人:谁还有补充?
 
组员3:我关注的是这段话中的标点。这里的标点非常特殊,有两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一连串的顿号。让我感受到了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危险。(师:你真细心!其实,标点也是作者心情的独特体现,句中一连串的顿号,把数字串连,在表现作者那份惊讶的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韵味。)
 
组员4:我画的是这句“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句中的“只有”与“满满的”对比,说明筏子虽然这么小,却坐这么多人,关键还满载物品,艄公能安全驾驶,我觉得真了不起。)
 
组员5:我跟各位组员想的一样,我也觉得筏子在黄河上安全行驶有点不可思议,艄公一定有特殊的驾船本领,我真想到筏子上去体验一番,亲眼目睹艄公高超的驾船本领。
主持人:下面的同学有没有补充。(有!我们组还关注一个独立成段的句子: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虽然只有11个字,我们觉得作者的惊讶就凝聚在这11个字和一个感叹号中。)谢谢你的补充!
主持人:我们小组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认真聆听。(掌声)下面,我们把机会交给其他组的同学。
 
(三)其他组代表图片及资料拓展:
1.展示图片若干张,形象感知。
2.补充相关资料:结合图片介绍羊皮筏子。
3.诗句:古来多少筏子客,空留白骨在河滩。
 
师小结:是呀,这小小的筏子随着黄河波浪的起伏,一会儿被抛到风口浪尖,一会儿又迅速沉入浪谷,这不禁使老师想起一句诗:君看一叶舟,(生接):出没风波里。让我们再读读中心句,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体会。
(四)揭示写法
明明文章的主角是艄公,而文章一开始并没有提及,而是花了那么多笔墨去写黄河和羊皮筏子呢?写黄河和羊皮筏子侧面烘托了艄公的形象,这样的写作方法叫:【板书:侧面烘托。】
过渡:文章除了黄河、筏子,还有什么也是在侧面烘托艄公形象的。【板书:乘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乘客的表现。
 
四、借乘客神情衬托“主人”
1. 咱们先来听听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人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七小节】。
2.读后给你什么感觉?(我觉得第一次坐有点提心吊胆,没胆量的话也不会去试,即使坐在筏子上也是战战兢兢的。)
3.而经常乘坐筏子的乘客什么表现?找句子,体会。
(1)【出示句子】: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齐读)
 (2) 多悠闲呀,大家想想,乘客们会干些什么?(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眺望远方的美景;有的谈论旅途的趣事;有的拍照记录精彩的瞬间。)
(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这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凭什么那么悠闲?我来采访一下你们。
4.现场采访:
A黄河滚滚,激流汹涌,你们不害怕吗?【板书:勇敢】
(不怕,有勇敢的艄公在,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的胆量就来自艄公,多么勇敢的艄公啊!)                                                          
B这样轻小、危险的筏子,坐在上面不担心吗?(艄公驾筏水平高,很有经验,我们放心。建议大家也来体验一番。多么有智慧的艄公!【板书:智慧】师:高超的驾驶本领是艄公智慧的体现。
C既没护栏,又没船舱,只有竹篙,真的能保证你们的安全吗?(我相信艄公,他会观察水势,能根据不同的水势做出判断,机智敏捷地避开风浪,沉着应对,平安驾驭。乘客的悠闲也源于镇静、机敏的艄公。)                    (【板书:镇静、机敏】
5.尽管黄河滚滚,筏子轻小,危机四伏,但乘客们却毫无惧色、谈笑风生,艄公凭什么赢得乘客足够的信任?再读中心句,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五、借助文本直接品“主人”形象
写黄河、筏子、乘客和“我”的感受,都是在——侧面烘托艄公。文中也有正面描写艄公的句子,请大家找一找。
1.出示正面描写艄公的句子。     
2.深入理解四个中心词。             【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3.【出示句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小心”和“大胆”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句句子中,用在同一个人身上,是否矛盾?                                        
“小心”——艄公做事谨慎,预防危险的发生,多么有责任心呀!
“大胆”——因为艄公经验丰富,胸有成竹,技术高超。有个词语叫“胆大心细”。
师:“胆大”还要“心细”,“沉着”还要“机智”,有勇气还要有智慧,有智慧还要有高超的技能。这两个词语把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品质凸显出来了。
让我们也随着艄公去湍急的黄河上做一次漂流吧!
【引】:狂风袭来——【接】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女生)
【引】:巨浪打来──【接】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男生)
【引】:天色渐暗,漩涡不断──【接】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齐读)
4.【出示句二】: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竹篙。
透过这句,你感受到这是位怎样的艄公?(艄公很勇敢,对乘客的生命负责,驾船本领高超,我们完全可以放心乘坐。)(师: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大智大勇的艄公,才使乘客悠闲自在,尽情享受旅途的愉快。)
5.这样的艄公真令人……?让我们带着敬仰与赞颂,再读中心句。
6.总结:艄公生长在黄河岸边,滚滚的黄河水铸就了他们强健的体魄,滔天的巨浪更磨练了他们顽强的意志。激流汹涌,他们毫不畏惧;惊涛骇浪,他们一往无前!他们是勇士,是英雄,更是——黄河的主人!
 
六、随文练笔: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写一段颁奖词。
1.让我们带着对艄公的敬仰与赞颂,一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例:A在……上,他手拿……心系……,凭着……,他就是……,他征服了……,也征服了……。
   B他面对……,他面对……,他……,…… ,不愧为……。
2. 展示学生现场写的片段,相机点评。
3. 背诵中心句,将艄公的形象铭记在心。
 
七、作业布置
阅读《大森林的主人》,写100字感言。
【板书设计】:         
                          黄河的主人
            黄河                 ↑      勇敢   智慧
            筏子(侧面烘托)     艄公    镇静   镇静
            乘客             (正面描写)
相关阅读
推荐
  • 《云雀的心愿》教学案例反思

    小云雀跟随它妈妈首先来到了沙漠,它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它们看到的景象的语句。(自由读) 1、出示段落。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一下沙漠的景象。 你能从文中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沙漠吗?(漫天飞舞) 理解漫天飞舞。 2、出示:一阵狂风指名读。 3、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 学生回答:铺天盖地、浑黄一片、昏天黑地、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寸草不生 、不毛之地 4、出示一组沙漠图片。 5、这就是云雀妈妈所说的贫瘠的沙漠 6、但这贫瘠的沙漠以前是茂密的森林 透过茂密这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一单元《挑山工》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快与慢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与一位挑山工相遇、接触、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他们登山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首先写我登山时看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写我与一位挑山工交谈,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

  • 积极开发生活资源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春联》教学反思

    教学《春联》一课,其特别之处在于我们学校是江苏省楹联基地学校,四年级的学生研究性学习学的就是楹联,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楹联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楹联讲究对仗,要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等,而且课外也积累背诵了一些楹联。基于这样的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使他们在感知文本写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语文学习资源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一、以生活中的送春联活动联系新知 对于春联,孩子们并不陌生。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出示了校友书法家王浩老师给六年级同学送

  • 《春联》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浮桥镇九曲小学 王晶《春联》一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以及读背春联的好处。教学目标主要为初步了解春联的一些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针对这个目标有的放矢的。 一、激趣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一个对对子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字对一个字,难不倒学生,两个字对两个字,聪明的学生依旧反应迅速,三个字对三个字就有点难度了,大部分的学生没法回答,这样引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接着引出课题春联,这样的导入设计,我觉得,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的,因此在以后的

  • 《水》案例与教学个性分析

    【课堂摘录】写话:(出示西南干旱的图片)师:对话、动作时写的重点。谁来选择其中一张图片,说一说?生:看这位农民,他挑着水,但是地都荒了,蹲在皲裂的土地上,我似乎听得到他的心在哭泣,我感觉到他的痛苦和无奈。 生:我看到他挑着两桶水,但地都荒了,没有地方可以找到水,剩余的这一丁点水,还是留给家人喝吧。他发出绝望的呐喊:啊,老天,你什么时候下雨啊? 生:我听到在她的喉咙里咕咕往下咽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这里的人却过不上有水的日子? 生:我端起一碗水,听到心灵的欢呼声在喉咙里缓缓流动,让我无比满足。 师:我也跟据其中

  • 古诗两首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由两首古诗组成,一首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南宋诗人,两首诗都是写的读书产生的感想。 宋诗讲究一个理趣,常常以诗喻理,流露出一种情趣、理趣,在诗歌的感性形象中闪烁着理性的睿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理性的光辉。 但这两首诗又有所不同:第一首前两句也是写的读书的感受,教育我们做学问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后两句教育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抒发感受:人

  • (公开课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2.通过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 2.诗句和课文内容一一对应理解,说说古诗中每句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2)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秋这天的苏轼心情是复杂的,一开始他心绪不宁

  • 四下《渔歌子》教学反思

    一、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但还不够成熟。 在设计中,我主要采用自学提示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而在课堂上,老师只是起引导、加深点拨的作用,全部由学生自主交流,完成整首词的学习。整堂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在课堂交流时,往往参与度不够。比如在学生欣赏画面理解词意时应该要利用课本中的画面,学生更好理解。斜风细雨不须过在这句的理解上教师并没有明确点拨,忽略了对比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

  • 统编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学习粗知课文大意,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后练习有这样的学习训练需编制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