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案例

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案例

更新时间:2018-11-21 16:13:45

《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案例》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王玉玲 ]以下是两节有关情境创设的两节课,教学内容一样,但处理情境创设的方法截然不同,下面是两节课的教学片断[案例]片段一情境创设。师:同学们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生:喜欢,师:今天这节课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商店,想不想去呀?生:想去,师:那这节课老师看谁表现最棒,就先带她去,好不好?

生:好

师:为了使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培养同学们多才多艺的本领,学校打算成立鼓号队,大家想不想参加呢?

生:想

师:学校把采购队鼓、队号的任务交给我们班啦,下面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好不好?

生:好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队鼓50元、队号40元,老师带了900元,如果买队鼓,可以买几个?如果买队号,可以买多少把?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列出算式,小组讨论交流运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运算的方法。

师板书:900¸40=

学生小组讨论: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怎样使计算简便?

指名回答

让学生尝试用简便方法算出得数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900¸50

片段二去情境的度的把握

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了900元钱,带着大家一起去商店买东西,买什么东西呢?这时出示多媒体课件:队鼓50元、队号40元,老师带了900元,如果买队鼓,可以买几个?如果买队号,可以买多少把?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列出算式,小组讨论交流运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运算的方法。

师板书:900¸40=

学生小组讨论: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怎样使计算简便?

指名回答

让学生尝试用简便方法算出得数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900¸50

教学反思: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同,但是在处理“去情境”的度的把握完全不同,第一个情境创设太啰嗦,这样的引入太浪费时间,直接影响下面新授的教学效果,一些和教学内容无关紧要的情境创设不必创设,直接就可以去掉,不要为了纯粹的创设而创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绕来绕去还没进入教学重点,时间长了适得其反,学生注意力下降,直接影响探究新知的欲望,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不高。

第二个“去情境”的度的把握就比较好,首先教师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直接了当,老师带着同学们去商店买商品,买什么呢?得到了商店才能知道,一下子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探究新知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尤其是现在提倡高效课堂,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去情境的度的把握效果,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去情境的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忽视的,要求教师要恰如其分的把握好“去情境”的度,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本节课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方法,目的让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学生在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中,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较高。
相关阅读
推荐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0.2+0.5= 5.2-0.8= 10-2.5= 2103= 23100= 37 +37 = 310 +510 = 912 -312 = 38 +38 = + = 6.0-2.4= 5.3+3.5= 4.7+3.6= 2013= 2430= 6409= 2、用竖式计算(8分) 32.5+2.7= 4.3+27.5= 7822= 2069= 3、用递等式计算(8分) 8.2+(9.6-4.

  • 认识周长一课反思——如何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在一次市级的教学研讨活动中,两位教师用不同的设计执教了认识周长一课。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特别是最后练习设计上的呈现和处理方式,给我们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有了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 在学生测量和计算了图形的周长后,出示正方形。 师:能算周长吗? 生:不能。 出示方格纸上的正方形。 学生计算周长。 师:怎么知道边长是4厘米的? 学生:数格子知道的,一个格子的边长是1厘米。 出示方格纸上的长方形。 师:要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生: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怎样计算周长? 生1:5+2=7(cm)

  • 周长教学难点何在《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都觉得周长教学挺简单,只有少数几个孩子一时不开窍,觉得是时间问题。但在学完面积后,学生经常会周长面积混起来那就比较普遍了,至于问题出在哪?只模模糊糊的认为是知识本身难度较高,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很好区分两个概念。 听了北京市刘延革老师的《认识周长》一课,我真佩服刘老师对学生学习周长的难点的深刻剖析。她说:长度是属于一维的,真是一维的话,如量线段的长度,没问题,很简单。但是封闭了,就形成二维的图形,冲着二维的面想一维的周长,学生的认识是有困难。我认为她讲得非常有道理。 让我更佩服的是她突破难点的几个

  •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今天张老师来我们班上63页的解决问题,因为上个星期进行了1、2单元的检测,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之前教的乘法倒是忘记了,上午第一节课给孩子们教了如何用图画表示句子的意思,所以在下午的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也能用图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在这点上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孺子可教的,不尽如人意的就是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不够好,说话不够完整,看来平时还要勤加练习。 下午第二节给田华分析这节课的时候,我表达了自己理解,我觉得这节课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孩子们理解,在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时候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求不同加数的和的时候,我们只能用

  • 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案例

    王玉玲 ]以下是两节有关情境创设的两节课,教学内容一样,但处理情境创设的方法截然不同,下面是两节课的教学片断[案例]片段一情境创设。师:同学们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生:喜欢,师:今天这节课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商店,想不想去呀?生:想去,师:那这节课老师看谁表现最棒,就先带她去,好不好? 生:好 师:为了使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培养同学们多才多艺的本领,学校打算成立鼓号队,大家想不想参加呢? 生:想 师:学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案例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导入:1. PPT出示一朵红花,问:你能猜到下一朵是什么颜色的花吗?生1:黄花 生2:蓝花 生3:粉花 师出示结果进行验证:怎么样?没猜到吧,这是一朵红黄相间的花。 师

  • 观摩了三节复习课后我对于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于1月9日在贾汪区团结小学举行了培育站的第十一次活动。临近期末考试,所以此次的主题紧紧围绕着复习课而展开。首先观摩了三节复习课,而后听了一个讲座。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复习课都有一个共性,他们不是单纯的进行书本知识的再回顾,而是在回顾旧知的基础之上求活,求变,进行拓展延伸。无论是李老师的一题多解,多次运用转化策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还是陈老师的七八五十六的上下左右口诀的

  •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过了乘法在前、加法在后的综合算式, 但没有涉及综合算式的递等式计算格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 目的是为了

  •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面积和面积单位》听课记录

    课前交流:坐得很棒,手都放得很整齐 一、比较,认识面积 1、比较:这两把尺子有什么不同?*一把长 一把短 还有什么不同,它的面?* 我们这节课学习关于面的知识,好不好?*好 2、板书: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