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9-04-21 16:16:38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这是一篇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课文主要写汉代史官司马迁在受到酷刑的情况下,不忘父亲的嘱托,耗费13年的时间,完成了52万字的历史巨著……《史记》。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阅读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司马迁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3、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4、《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阅读目标明确之后,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地阅读课文,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有的回答,课文主要写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这件事。有的回答,司马迁因为替一名将军辩护而受到了酷刑。有的回答,司马迁因为牢记父亲的嘱托,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工作。还有的说,司马迁小时候生活在黄河岸边,从小看着滚滚的黄河水,听着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养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看来学生已经掌握了文章的大体内容,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得通过精读来实现。

“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指导学生抓住“波涛滚滚”、“呼啸”、“激动”等词语来了解司马迁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了他的品格,造就了他积极向上的精神,为后文的司马迁写《史记》做好铺垫。听古代英雄人物故事,让他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这段课文,通过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展开活动,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第二自然段的阅读,抓住“泪流满面”、“千万不要忘记”、“牢记”等词语,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司马谈临终时候的场景,了解他的人物性格,因为父亲是一位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人,从小就对司马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朗读这部分的时候,争先恐后的参与,有的学生模仿的栩栩如生,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先安排学生对这段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作标注,画出认为比较精彩的句子。“专心致志”、“飞来横祸”、“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等这些词语是重点理解的内容,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根据文本内容,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2、“悲愤交加”分别指什么?3、是什么让他打消了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的念头?

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小组内采用互读互评的方式,合作交流学习,在汇报展示的环节,同学们的回答很是精彩。

生1:“飞来横祸”在文中指司马迁因为提一位将军辩护而得罪了汉武帝,受到了最严厉的刑法。

生2:司马迁“悲”的是《史记》还没有完成,遭受了这样的耻辱,蒙受了不白之冤,会受到社会的嘲笑。“愤”的是朝廷不问青红皂白,满朝文武大臣不敢说真话,汉武帝是非不分,不听忠言反而将自己处以宫刑,让他有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的想法。

生3:因为《史记》还没有完成,所以他不能死,必须要完成父亲生前的嘱托,所以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两个“一定要”表现了他的决心和斗志。

“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这一部分阅读重点突出“克制”、“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工整”等词语。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与体会,同学们弄懂了文章的内容,并对当时的历史环境也有了理解,体会到司马迁写《史记》的前前后后,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历史巨著,这项工作一般人是绝对做不到的,从内心深处对司马迁满怀敬仰之情。

本节课教学之后,发现以下几点不足:

1、在指名学生阅读的环节,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分。

2、教师指导阅读的时间较多,应该多给予学生去读。

3、交流汇报环节,应该让学生到台上去表演,效果会更好。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3、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缩句) 4、湖边种着一排柳树(改为比喻句) 5、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6、小强经常锻炼身体。小强的身体特别强壮。(请用关联词语组成一句话) (五)我会填。(8分) 1、孙猴子的脸 2、《将相和》一文中将是指 ,相是指 和是 意思。 3、 ,天连碧水碧连天。 4、九曲黄河万里沙, 。 5、儿应声答曰: 。 6、少年易老学难成, 。 二、阅读天地。(25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牧童

  • 从画面进行设疑、解疑《狼牙山五壮士》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是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对五壮士有个更深地了解,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文画面五壮士壮烈跳崖的图片,并问同学们,看到此时此刻的情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时班上的顾宇昂同学就站起来回答道我觉得五壮士很勇敢。紧接着高旭飞说:如果不跳他们的目标会被敌人发

  • 结合文本 感悟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课文学到最后几篇,其中有一篇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这篇课文就是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尽管在这个小皇帝小公主的时代里,但只要踏进校园,走进教室,孩子们骨子里那种崇拜英雄,学习英雄的那种劲头与兴趣还是存在的。因此,当他们翻开语文书第22课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对阅读的渴望,教室里也显得比平时更为安静。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

  • 小学五年级语文名师《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题,质疑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也就这样,但对著名作家萧红来说,却是一个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课前已板书在黑板上),齐读。问: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你们以前怎么学的?生1:先看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生2:与前面的课文对比,比较着学。 师评价:你们的孙老师真优秀。 师:今天再教一种多遍读的方法,默读、浏览,有一定速度,甚至快到一目十行。 2.引导学生将课题变成问题。 达成共识:祖父的园子是怎么样的? 二、一读课文 1.浏览全文,思考: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点?想到一个词(用什

  • 《埃及的金字塔》公开课课堂举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金字塔。让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大屏幕出示: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宏伟、精巧、勤劳、聪明、智慧、结晶) 师:谁先来读一读?生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感觉到这些词语是有温度的,请坐。 师: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很到位,老师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气势了。 师:谁能联系课文内容,用上这里的一两个词说一句话。生: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师:你一下子用上了三个词语,厉害

  • 揣摩文章表达顺序——我教《二泉映月》反思

    今天,我和我那班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二泉映月》一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同时,我们从文章及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它的丰富内涵,认识了阿炳为追求美好理想而矢志不渝的精神。 教学本课,我除引导学生们探究阿炳的整个创作基础和创作背景外,重点带领他们通过品读第五节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这一部分时,我首先请学生们认真阅读本段文字,说说其主要内容。继而,我又请

  •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谈的是读书时怎样才能找到好书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读一读,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二是将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书写提示安排了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九成宫体醴泉铭》(局部)。 日积月累安排了朱熹的两首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和《观书有感(其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每天以书为伴,天天与书打交道,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不难,但如何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

  • 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这篇散文以桂花雨为题,给人以美好的遐想。伴随着阵阵芳香的桂花雨,我们与作者一起重温美好的童年时光,品味成长的滋味。 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第二部分为第3、4、5、6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间流

  • 五上公开课《在柏林》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构思精巧,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列车上的一个生活小镜头,平实而缓慢地切入,寥寥数语引出了故事的开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侧面描绘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