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听课评析:听王芳老师的《认识比》后感

听课评析:听王芳老师的《认识比》后感

更新时间:2018-09-15 11:07:34

《听课评析:听王芳老师的《认识比》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案例:一、            出示例1,师:妈妈早上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生1: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    ;生2:牛奶比果汁多1杯;……师: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请同学们翻到书本68页,自学书本上的内容,那我们该怎样进行阅读呢?
生:重要的地方可以圈圈、画画、写写。
课件出示:(友情提示 : 重点之处画画圈圈;疑问之处打上“?”;有想法之处写一写。)
师:看完之后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写作2:3
牛奶和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写作3:2
师:为什么一个是2:3,一个是3:2?
生:因为它们比的顺序不一样,一个是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一个是牛奶和果汁杯数的比。
教师小结:比是有顺序的。
师:你还学到了什么?
生:结合2:3来说,2是比的前项,3是比的后项,中间的是比号。
师:你能用我们班里男女生的人数来举例吗?
生: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1:24。
师:写一写,说一说你写的比的意思。
……
评析: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她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在课堂上已成为了一名导演,而学生才是舞台上真正的演员。自学前的阅读指导,我想一定会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同伴的交流,学生们认识了比,了解了比,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他们享受着浓浓地学习氛围,也享受着学到数学知识所带来的满足与快乐。
后续思考:
参加完这次活动,真的让我有很多很多的感触,听了胡老师和王老师的课,让我佩服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听了其他学校老师关于“学会学习“的发言,让我忽然有了一种勇气与冲动,我告诉师傅:从毕业开始,一直教的是低年级,今年有机会接触三年级,我好想在三年级也试试让孩子自学,慢慢开始培养起孩子们自己学习的能力。我的想法得到了师傅的肯定,让我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也许这个结果可能是失败的,但是我想这一课一定会成为我教学生涯中重要的一课。
下个星期一要开始一个新的单元《认数》,本单元主要认识的是万以内的数, 先认识一万和整千数,再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由于学生已经有认识千以内数的相关学习经验,所以我选择在教学完第一课时《认识一万和整千数》之后,第二课时《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尝试让学生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法与写法。
9月22日,第一个班的尝试:在自学之前,先给学生复习了305、365、350、3000、10000五个数的组成,以及读的方法,通过回顾已学的数的相关知识,给学生后面进行自学提供知识基础。由于书本上例题的第一幅图计数器已经给出了数2365,所以这个数直接请学生介绍数的组成,和读的方法,另外两个题目,再请学生翻开书本试着自学,自学完以后进行反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老师提一些问题,学生回答,明确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的数的读写方法,再进行相关的练习。整节课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机会,但似乎对孩子的学习来说,老师还是扶得太多,给人的感觉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容易让孩子觉得疲劳。
师傅对我的这堂课进行了点评,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孩子都是爱表现的,根据孩子原有的知识水平,例题中的三幅图对于大部分的孩子的来说都是可以自己独立解决的,让他们到前面来,当一回小老师,教大家一起来认数,一定是非常骄傲与自豪的,下面的孩子也会听得更仔细,更认真的,大家也想看看被叫到的孩子是否会当小老师,无形中,在孩子之间也产生了竞争,比比谁更会当老师。
所以第二个班,我采用了更自由的教学形式,在复习了相关的内容之后,直接出示了5张计数器的图(例题三张,试一试两张),其中第一张图2365也不出示。我告诉学生:今天想请小朋友们来做一回小老师,教大家来认数,看看谁能教得又清楚,又明白。孩子们一个个都听得很仔细,充满好奇的小眼睛望着老师,那一刻,我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在请学生自己尝试之前,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法:(1)在计数器上拨一拨;(2)说一说数的组成;(3)写出这个数;(4)读一读这个数。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你有困难,可以和同桌进行讨论。孩子们在自学的过程中都很认真。反馈时,孩子们非常活跃,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没被请到的孩子都发出了遗憾地叹息声,上黑板交流的孩子,一个个自信满满,下面的孩子听得很认真,很仔细,在学习的同时,也希望能帮助小老师补充些什么。整堂课让孩子学得很开心,唯一欠缺的是:在练习的处理上,似乎平淡了些, 让孩子有些失去了兴趣,特别是在课的后半段,孩子更容易觉得疲劳,如何设计好练习题是我值得思考的。
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的思考没有结束:在数学学习中,选择自学的内容,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以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胜任这部分内容的自学任务,太简单,孩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不愿意接受挑战,太难,又让孩子无法达到,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只有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才能达到自学的目的。想要达到“懒课”的境界,真的是离我好远好远,教师的压力大了,要求也高了,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这些孩子们,能“学会学习,减负增效。”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2学年(上)三年级数学天天练(1)—(4)

    2012学年(上)三年级数学天天练(1)(20121009)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竖式计算:(打*的验算) 689+2349= *5002-1879= 6209= 89007= 4077= 二、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688+145+255 719+542+181 574+496 8403-250 2012学年(上)三年级数学天天练(2)(20121009) 一、竖式计算:(打*的验算) 4032-1039= *6000-4218= 4087= 9145= 20704= 二、列综合算式解答: 1

  •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 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计算60-604=( ) 2、妈妈下班买菜花了15.8元,还剩24.2元,妈妈带了( )元钱。 3、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上最多可以剪( )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4、计算25040可以先算254,再在末尾添上( )个0。 5、笑笑有3张5元的和5个2分的,淘气有5张2元的和4张5角的,他们俩 ( )的钱多,多( )元。 6、一个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将这个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后(如图),得到的小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你在学校用的课桌面的面积大

  • 高台县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2013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北师大版)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试卷的时候,我们的一学期也飞速的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将成为过去了,在过去的这些时光里,家长给了你们很大的期望,老师给了你们莫大的帮助,那么你们又拿什么来报答父母和老师对你们的教悔和期望呢,这张试卷会让他们感到舒心的!加油同学们,你能行!! 一、(12分)直接写出得数。 8.6+3.4= 7209= 258= 5054= 4611= 78 6= 55

  • 不同的教学细节展现了她们不同的教学风格《认识厘米》

    周四聆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不同的教学细节展现了她们不同的教学风格。 【细节一】 师: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在你的学生尺上指一指。 生1:从0到1。 师:从刻度0到刻度1。 生2:从刻度1到刻度2。 师:这样一大格就是1厘米。还有1厘米吗? 生:刻度6到刻度7,刻度10到刻度11。 师边示范边讲解: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再拿尺量一量是不是1厘米。 学生动手比划。 师:闭眼记一记1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比划一下。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大头钉、橡皮的厚度

  • 将“吨”这个抽象的单位,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吨是个较大的质量单位,三年级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又无法体验,这使得吨的认识成为质量单位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单位,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呢?书中10袋100千克的大米,只能从数字上来说明1吨有多重,学生无法体验,就连我也搬不起100千克的大米,也没办法准备这样的教具。于是我就地取材,没办法的办法,把学生(约25千克)、我(约50千克)、纯净水(约20千克)都活用为教具,没想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活动: 1.抱一抱你的好朋友,问问他有多重?

  • 让学生在练习课中既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感到快乐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数学练习课的文章,有了一些感触,练习课总感觉是枯燥乏味的,因为练习课为了达到巩固已经学的新知识,会设计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只要学生把题目都做出来了那就说明这些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否则就没有掌握还要继续练习。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上好练习课十分重要。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练习课中既能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又能感到快乐,这就显得十分困难。下面是我的几点思考: 1. 要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一个比较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练习当中,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当中,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目

  •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案例:这是在教学完第一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之后的一堂复习课,主要复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师:请一个小朋友朗读第8题。(学生读题)师: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在计算方法上还没有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所以不提倡第一步用乘法计算)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要求用两种方法进行解决。 完成后采用同桌交流的形式进行。 在进行交流之前,老师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让写出一种方法的孩子先说说你是怎么想想的?(也就是让中下等的

  • 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案例

    王玉玲 ]以下是两节有关情境创设的两节课,教学内容一样,但处理情境创设的方法截然不同,下面是两节课的教学片断[案例]片段一情境创设。师:同学们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生:喜欢,师:今天这节课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商店,想不想去呀?生:想去,师:那这节课老师看谁表现最棒,就先带她去,好不好? 生:好 师:为了使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培养同学们多才多艺的本领,学校打算成立鼓号队,大家想不想参加呢? 生:想 师:学

  • 数学课“核心问题”—交流的立足点

    上数学课犹如打仗,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抓住本课学习的最关键问题大量投入时间、空间、资源,力求使学生对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达到较高水平。 例如:《倒推》一课学习中,在教学例2时,笔者这样来安排学习活动。 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①学生读题审题,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②小明邮票的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想办法将变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