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角“折纸大比拼”活动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近,孩子们学了一些折纸,如蝴蝶、飞机、桃子、花等,因为折纸具有代表性,且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他们最近对折纸活动非常感兴趣。我们在美工角设置了“折纸大比拼”板块,投放了一些彩纸和图示,孩子们将折好的形形色色的手工作品展示在上面,美工角人丁兴旺。又到了区角活动时间,叶柠、宋亦扬、曹芷珊又一次选择了美工角。他们是这里的老客户了,都十分喜欢剪剪、画画。“我们来折纸吧!”叶柠建议道。于是三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选了一些彩纸坐下来准备折纸。“我折青蛙!”宋亦扬说。“我也会折,不过和你这不一样,折蝴蝶吧!”曹芷珊不甘落后的说。“我喜欢花!”叶柠边动手边自言自语地说。不一会,蝴蝶、青蛙、漂亮的花都一一展现在眼前,三位好朋友还互商互量的折了一些老师平时教过的折纸。“我不会折了!”叶柠皱着眉头说。“老师就教了这些!”曹芷珊附议。“啧!我们看着这些图示折吧!”宋亦扬眼尖的发现了一些折纸的图示,“好吧!”然而刚折了两步他们都放弃了,因为接下来的图示看不懂,他们尝试了几次于是放弃了。正当他们想搬离美工角时,宋亦扬大声说:“要不,我做次老师,教你们折热气球。这是妈妈教我的!”看着两位小朋友佩服的眼神,“还可以吹胖呢!”宋亦扬仰着头说,并拿来了三张彩纸:“你们看仔细了!”
“先这样对折,再对折,然后……折成双正方形!”宋亦扬边做示范边说,还一边观察两人的学习情况。“接下来两边的三角形往中间折。”“我不会了!”叶柠焦急地说。“怎么回事,很简单的!”宋亦扬责怪道。“因为我看不见嘛!”叶柠说明了情况。原来角度不对,学的两个都在同一边被挡住了,宋亦扬连忙走到中间示范“这下你们都看见了吧!”宋老师边教边询问着……在宋老师的指导下,曹芷珊和叶柠都学会了这气球,她们俩高兴地里面吹着气,其中笑的最甜的属宋亦扬,因为今天他做了老师。
分析:
1、接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和我们成人一样也都需要被尊重和认可。在这次这只活动中,宋亦扬做了一回小老师并教会了叶柠和曹芷珊折气球,他获得了成功感和自信,以及被他人的认可,所以笑的最甜的就是他。
2、同伴间的相互学习远胜于教师的教。“今天我做小老师”这样的形式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流,提高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老师精力的有限,增加知识经验传授的内容。由此受到启发:每周进行两次小老师讲台,鼓励孩子上台成为老师将在家学会的本领教给其他孩子,这样一个可以为孩子创设表现表达的机会,第二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本领,第三有助于孩子获得成功感。
3、在这教与学中,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才是对让人欣喜的。
4、从孩子的表现、对话中,我们发现手工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存在着问题:注重手把手教,却忘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的道理,手把手的一步步示范既累效果又不明显,不如教孩子学会看图示折,当孩子们学会了看,那么其他的折纸就不点就通了。